醛类参与成核的探究

来源 :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a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粒子形成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气溶胶的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气候和人类的健康.颗粒物的成核主要包括稳定团簇的形成和增长过程.在大气中,虽然纳米级的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和参与成核的气体的浓度都能够直接被测量出来,但是具体成核的机制、化学组成和相应颗粒物中物质的浓度还不是很清楚,特别是在动力学直径小于2nm 的尺度范围内.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被合成并释放到环境中.这些化学品进入环境后,对人类和环境中的其他生物造成极大的毒害作用,并且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世界各国对有机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都极为关注[1].
会议
来自于植物的挥发性有机物(如异戊二烯、α-蒎烯、β-蒎烯),在大气中被OH、O3等氧化,随后经由一系列的自由基链式反应形成高度氧化的有机物(HOMs)[1-2].近年的研究显示,HOMs 在大气中新粒子生成[3]、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4]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会议
硝基多环芳烃(Nitro-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环境中的Nitro-PAHs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和热解;另外,Nitro-PAHs 还能通过大气中的PAHs 和酚类物质与氧化物质(如OH·、NO3·、O3、NO2、N2O5)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Nitro-PAHs 可吸附于颗粒物表面,随呼吸进入人体从而导致呼吸系统炎症,甚至诱发肺癌.
会议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具有高毒性和生态富集特性的有机物,在《斯德哥尔摩公约》中被列为首批控制的12 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1].电子电器废弃物的拆解是环境中PCBs 的主要来源[2],拆解后的废弃物多采用露天焚烧进行处置.
会议
纳米二氧化钛(TiO2)因其独特的电学、热学及光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光学器件及生物医药等领域.与此同时,纳米TiO2 使用量的剧增使其不可避免的被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不良影响.研究表明,纳米TiO2 可以诱导产生活性氧物种(ROS),引发氧化应激,进而引起细胞毒性.
会议
硝化多环芳烃(NPAHs)是一类大气中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由木材,煤炭,汽油和柴油等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它们对人类细胞会造成广泛的毒性危害,可能比其母体多环芳烃(PAHs)多出10 万倍的致突变性和10 倍致癌性,其中,1-硝基芘(1-NP),为2B 类致癌物质,是城市空气中含量最多的NPAH 之一.
会议
饲料工业是支撑现代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关系到城乡居民动物性食品供应的民生产业。新业态饲料质量安全问题错综复杂,各种危害因素日益浮出水面,新型违禁添加物屡禁不止,霉菌毒素防控势在必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危害凸显,凸显出新形势下饲料质量安全的影响力之大,影响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
多环芳烃是一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燃煤供暖、森林火灾、生物质等不完全燃烧.多环芳烃具有潜在的致畸癌性,并大气、水、植被、土壤中普遍存在.单环芳烃和小环多环芳烃是多环芳烃增长的一个重要源,小环PAHs主要通过高温气相条件下形成可持续性有机污染物和自身环增长来增加其毒性.
会议
多氯代噻蒽及噻吩(PCTA/DTs)是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呋喃(PCDD/DFs)的类似物.这两类物质在分子结构、毒性及物化特性上都有相似之处,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PCTA/DTs 主要来源于高温燃烧及裂解条件下含硫有机化合物的使用.
会议
雄激素受体属甾体核受体.一些人为合成和天然化合物会干扰雄激素受体介导的内分泌系统,导致生殖等相关疾病,这种化合物被称为雄激素干扰化合物1.目前,主要运用QSAR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筛查可疑干扰物.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