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症中西药治疗疗效评价——附156例临床分析

来源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ao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增生症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中达47﹪以上.目前治疗本病的药物虽然不少,也有一定的疗效,但难以根治.中成药乳康片和西药三苯氧胺是目前公认的具有较好疗效的药物,前者作为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理气止痛、化瘀散结的功效;后者作为雌激素受体阻滞剂,对缩小或软化乳房肿块有明显疗效.本文对156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病例来源、年龄分布、病程长短、临床特点、辨证分型、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疗效评判以及毒副作用进行了阐述.其治疗结果显示:单纯乳康片治疗乳腺增生症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型74例,有效率91.89﹪,痰瘀互结与冲任失调型30例,有效率73.33﹪;乳康片合三苯氧胺治疗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与冲任失调型52例,有效率90.38﹪.这表明,单纯乳康片对肝郁气滞型的乳腺增生症效果较佳,而对痰瘀互结与冲任失调型疗效欠佳,配合三苯氧胺治疗可弥补其不足,这说明综合疗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乳腺增生是由于内分泌失调等多种因素引发的一种常见疾病.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症,介绍了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综合评定.
目的:观察乳疗器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240例乳腺增生症分为治疗组120例,应用乳疗器治疗2个月经周期;对照组120例,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记录乳房疼痛程度,肿块大小,采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其症状、体征和彩超检查的变化结果.结果:治疗组治愈38人,显效31人,有效34人;对照组自愈7人,显效7人,有效7人,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乳疗器对乳腺增生有
乳腺增生是一种与内分泌功能失调相关的疾病,本文报道了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内外治结合,加哈慈五行针针灸,对1006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乳腺增生为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文报道了石家庄平安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乳腺增生病15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乳腺增生症,中医称"乳癖".本文介绍采用针灸治疗同时服用庆大霉素或其它消炎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获得良好效果.
目前,治疗乳腺增生病尚无特效疗法与药物.为探讨行之有效的疗法与药物,选择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乳腺病诊断标准的30例女性患者,予乳疾灵颗粒开水冲服;另予0.5﹪碘化钾10ml口服;再予针刺疗法(第一组选双侧屋翳、合谷、期门穴,第二组选双侧天宗、肩井、肝俞穴).以上两周为一个疗程.经一个疗程治疗,治愈2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针刺疗法配合上述中西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妇女慢性多发性疾病.本文从中医辨证论治,采用疏肝郁、补肾阳法施治,探讨中医治疗此病的临床体会和经验.
采用针刺并中药乳结消蜜丸治疗乳腺增生症87例,针刺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乳结消蜜丸每日3次,每次2丸,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对比临床症状、体征,近红外线乳腺扫描,乳腺肿块测量仪检查变化,进行疗效评价.87例中痊愈46例(占53﹪)、显效24例(占27.5﹪)、有效17例(占19.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果表明,针刺并中药乳结消蜜丸治疗乳腺增生症,其作用互补,达到了理想的临床
乳腺增生症其病因为内分泌功能紊乱,血中雌激素、催乳素增高,孕激素偏低所引起的乳腺增生性疾病.根据其病因按照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精制了乳结消蜜丸对其进行治疗.按临床症状及体征及参考有关文献制订了选择治疗对象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良恶性乳腺疾病.184例患者分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治疗.治疗组内服我科研制的乳结消蜜丸,对照组内服乳癖消片,两组均内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其疗效.对比治疗前后
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腺疾病,笔者运用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总有效率为85.18﹪.就肝郁痰凝型、冲任失调型两证型进行比较,虽然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肝郁痰凝型的治愈率为75.67﹪,冲任失调型为23.53﹪,经统计学处理P<0.005,表明肝郁痰凝型的治愈型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冲任失调型.冲任失调型以中年妇女为多见,多数有月经紊乱等情况,有的见于绝经期前后,机体内分泌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