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冬春季大风的中尺度特征及其阵性成因探讨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江苏2005年到2006年冬春季发生的大风过程,研究发现冬春季沿海大风多由强冷空气引发,并具有一定的间断性、持续性、突发性和阵性特点;着重分析了大风风速和大风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典型过程的阵性特征进行着重分析.发现冷空气的入侵促使地面风场发展,大风u、v分量的变化与旋转系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旋转系数的逐时波动与v分量的波动基本呈同位相变化趋势,而其与u分量的波动则有反位相关系;并且在冷空气影响前后,这样的相关特征始终维持.
其他文献
利用2003-2005年1-12月日本、欧洲、河北MM5数值产品及同步雨量资料,对该区出现的10次暴雨(大-暴雪)切变线类天气过程进行数值产品综合对比分析.初步归纳出不同时空尺度切变线
会议
利用菏泽市九个代表站1961-2000年40年的气象资料,系统分析了寒潮的发生、变化及天气气候特征,并对其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寒潮天气出现次数整体呈减少趋势,寒潮区
对2006年5月26-27日广西一次强降雨过程的分析发现,这次强暴雨发生在高空槽、切变线和地面冷锋的共同配合的天气系统中,副热带经圈环流上升支和极锋急流经圈环流对暴雨区的生成
会议
分析了2005年12月山东半岛持续强降雪事件发生的环流背景及干冷空气活动特征;运用湿位涡和锋生理论,研究了干冷空气在降雪事件中的作用.分析表明:低层湿度场的演变可以很好地反
会议
本文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FY-2C卫星云图资料,对2005年7月1日晚到2日发生在甘肃东南部的区域性暴雨、大暴雨和陕西关中东部的局地性暴雨、大暴雨天气
会议
根据东北冷涡的定义及其在等压面上高度的变化特征,利用计算机在等压面网格点高度上自动识别东北冷涡的中心经纬度、中心高度和半径.确定东北冷涡的位置、强度和面积.文中还给
湖南省新宁县崀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目前,崀山正在争取申请国家4A级旅游区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基地。今年以来,新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认真贯彻适度宽
本文分析了2005年5月9日江门地区一次全区性前汛期暴雨的环流背景及其影响系统,并从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物理量特征对其加以剖析.分析结果表明,低空急流提供了暴雨所需的水汽
以中国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为主开发的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Grapes)为核心,建立起多级模式单向嵌套逐时同化分析与模式预报循环(简称"CHAF")业务系统.通过逐时的变分同化,融合、
会议
本文从梯度风方程出发,证明温度梯度增强对涡度起到增强作用.因此当冷空气侵入热带气旋外围时,只要没有破坏热带气旋的暖心结构,就会引起温度梯度的增长,从而促进热带气旋的发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