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螯合镍离子及其在酶固定化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lia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蛋白质核壳纳米粒子可应用于酶的固定化,并可凭其邻近的协同作用提高酶的反应活性。目前酶的固定化一般通过载体的共价连接、吸附或包埋来实现。本文报告了一种利用聚多巴胺-镍离子(PDA-Ni2+)微球与带组氨酸标记的纤维素酶组装的方法,从而实现纤维素酶的固定化并提高酶活性。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自聚成球,利用其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控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pH,可以控制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及的Ni2+负载量。将带组氨酸标记的纤维素酶与PDA-Ni2+微球进行组装,成功实现纤维素酶的固定化。扫描电镜图像显示粒子粒径均一表面光滑,能谱谱图证明Ni2+的成功螯合。与 PDA-Ni2+微球反应后酶液中纤维素酶浓度明显下降,固定化后酶反应活性达到了游离酶的两倍左右。该固定化反应体系可推广到多种酶,通过设计酶的序列引入组氨酸标签并控制其与反应活性位点的相对位置,实现多种酶的固定化。
其他文献
动物细胞中的微管星状体由中心体和径向排列的微管形成,它们作为弹性骨架以提供机械强度,并作为定位支架帮助不同细胞器进行精确定位。这种空间定位策略在生物中很常见,对于细胞器之间的关联和协同工作起重要作用,但是在合成领域尚没有类似的定位策略。
以天然月桂醇为原料,采用丙氧基化反应、硫酸酯化反应和中和反应合成了系列月桂基聚氧丙烯醚硫酸钠(SLPpS,p = 3,6,9),采用傅里叶红外和核磁氢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 SLPpS 的表面张力,泡沫,乳化,润湿,去污,临界胶束温度和钙离子抗性等界面和胶束溶液性质,并与两种传统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SLE3S)进行对比,突显聚氧丙烯(PPO)链对延展型
小角散射是指将入射束投射在物质上,在原束附近的小角域范围内发生相干弹性散射现象。按照入射束的种类可将其分为X 射线小角散射和中子小角散射,其中小角中子散射具有对轻元素灵敏、能分辨邻近元素和同位素,穿透性强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1]。
泡沫排水采气是提高低压低产井天然气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高含凝析油气井是目前泡沫排水采气面临的挑战。由于井底存在大量的凝析油,其接触到泡沫液膜后,能够渗进液膜并在液膜表面发生铺展,导致快速消泡,降低排水采气效果。
清洁压裂液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压裂用剂,以破胶简单、无残渣、低伤害等优点而备受油田关注。但是,由于常规清洁压裂液不耐高温,极大限制了其在油田中的推广应用。本文研究了一种以山嵛酰胺丙基二甲胺(BD)为主剂,水杨酸钠(NaSal)为反离子助剂,盐酸(HCl)为pH 调节剂的pH 响应型清洁压裂液体系,通过改变溶液pH 可控制体系的成胶状态,且其在高温定剪切条件下仍保持一定的黏度。
光电化学(PEC)生物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设备简单等诸多优势[1].最近,阴极PEC 生物传感器由于其对还原性物质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2],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光电化学活性材料对于PEC 生物传感器而言是十分关键的因素,而氧化石墨烯(GO)则具有比较好的电学、光学、催化和机械性能,并且其还具有低毒性,较高的光学稳定性等特点,因而在生物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3].探索利用GO
单层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纳米片,尤其是最具代表性的氧化钨(WO3、WO3·H2O)纳米片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1,2].然而,与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不同,由于其晶体结构中具有较强的面外原子键合力,大多数TMOs 很难直接剥离成纳米片[3,4].本文采用一种空间限域合成策略,成功制备出单层WO3 和WO3·H2O纳米片.以层状双氢氧化物(LDH
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制备是超级电容器发展的关键之一.本工作通过水热合成和热处理相结合,合成了具有可调节形态的由结晶纳米棒自组装而成的钴酸镍微球,以其为电极材料组装两电极超级电容器.发现不同的结晶尺寸和比表面积对其比容量具有重要影响.结果 表明,结晶尺寸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越好.双电极超级电容器的循环伏安曲线表现出矩形形状,经过探究得出其表现出一种混合电荷存储机制,既有电容效应也有
氧化锌纳米结构在气体传感器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工作温度高(150-500 oC),带来能耗高、安全性隐患和器件适应性低等困难。光激发活化是实现氧化锌室温气体传感器的有效途径,但如何进一步提高氧化锌室温传感灵敏度和响应速率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组在近期工作中,建立了氧化锌纳米结构表界面调控的系列方法,有效改善氧化锌敏感材料的光电性能和电荷分离效率,进而提升其室温对NO2 气体的传感性能。表界面
紫精(V)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性质的有机电解质,在氧化还原过程中伴随着颜色的变化[1],因而常被用作电子转移介质、电致变色材料和化学修饰电极材料。本文首先通过硅烷化反应制备了二维苄氯化石墨烯和零维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再通过苄氯基团和氨基基团之间的取代反应制备了二维石墨烯-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RGO@nanoSiO2);然后,采用通过共价键驱动的层层自组装方法,在RGO@nanoSiO2 表面生成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