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因素分解研究

来源 :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ge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测算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分析城市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并对影响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因素进行分解.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LMDI模型.研究结果:(1)1996-2010年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4542.76万吨;(2)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方式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碳排放强度最大、交通运输用地次之,耕地碳吸收强度最大、林地次之;(3)1996-2010年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净碳排放量存在时空差异,以武汉市碳排放量最大;(4)土地利用变化、经济水平因素、人口规模因素对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存在正影响,能源效率因素和能源结构因素存在负影响.研究结论:武汉城市圈应从控制建设用地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树立低碳和"两型社会"发展理念四个方面进行碳减排.
其他文献
  当前土地资源稀缺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各地为缓解用地紧张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对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在此背景下
  研究和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是州(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拟以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山区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阐述了州(市)级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的
会议
  Building a relatively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indicator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suitability of the mountainous land for construction is the basis for maki
会议
在分析生态用地相关的研究的特点和不足的基础上,基于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用地的学科范畴、概念内涵、构成范围进行了探讨;同时在分析已有生态用地分类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建立
  通过文献归纳,首次对国内外基于土地利用覆被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评估体系及其系数进行了梳理、分类和评价,将评估体系分为Costanza和谢高地两大类,并将谢高地评估体系
英语核心素养中提出跨文化意识,将其作为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为了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明白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所以,
期刊
[背景与目的]   细胞衰老的表型包括细胞核形态异常,细胞的增殖能力和DNA分子损伤修复能力减退等。核纤层和核纤层蛋白对于细胞核正常核形态的维持是至关重要的。核纤层蛋
  本文从我国CO2排放量的不确定性、不完整性、小样本等特征出发,以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为基础,建立基于粗糙集的组合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
会议
  本文以当雄县为研究区,进行了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青藏高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建立了适合当雄县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体系,对青藏高原小区域的生态价值研究具有借鉴
氢气作为一种洁净高效的二次能源,为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生物质制氢并与燃料电池相结合可以提供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是传统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