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大力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已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最鲜明的主题,全民健身运动作为一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重大现实意义的革新行动,不仅体现在全民健身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方面,还体现在通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为全体国民提供和改善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全体国人的健康素质等重要方面。"全民健身运动"是国家为保障群众体育发展的意志与行动的体现,是统筹群众体育各项工作和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胜利的重要内容。全民健身运动理念是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全民集体实践,既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民生工程,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来,尽管成绩非凡。但全民健身运动理念也存在历史局限性,体现在组织化程度低、重体质、轻心理,与人民对美好生活丰富性的新要求不适应等方面。当前,全民健身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健身场地保障""健身路径管理""低消费健身项目创新""健身指导员培训"等供给结构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脱节造成的供给矛盾,这些新的矛盾也代表着人民对高质量健康美好生活的期待。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民健身活动",从逻辑进程上看,从与小康社会相适应转向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适应。从目标设定上看,不再仅仅是增强人民体质和建设"体育强国",而是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健康中国"。从实践形态来看,不再是单一的身体机械运动,而是综合性、科学性、全方位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系统工程。从社会功能上看,不仅唤醒全民的健身意识和运动意识,更有增强生态意识、创新意识和民族复兴意识。全民健身运动作为我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提高人民体质的重大发展计划,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响应,并取得了非凡成绩。但随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全民健身运动的概念与内涵的不足逐步显现出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民健身活动"新概念,实现"全民健身"从强身健体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战略性飞跃。不同于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民健身运动",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引发体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深入考察全民健身运动和全面健身活动两个概念的生成过程,以抽象上升为具体和场景驱动为研究方法,探寻全面健身运动到全面健身活动理念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内涵发展以及如何推进全面健身活动,阐明从"运动"到"活动"是与"小康社会"相适应到与新时代的"美好生活"相适应的历史逻辑。全民健身活动重要概念的提出是新时代全面健身理念的重大转变,是统领新时代全民健身工作的根本遵循,将促进对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战略的深化理解。这是对社会主义体育规律、健身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认识,是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新阐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和人民健康事业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推进"全民健身活动"。首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全民健身活动国家发展纲要。做到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为了人民,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依靠人民,全民健身活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要科学组织:跨学科力量着力研究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在规律和时代特点。通过科学分析,重新理解和诠释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与健康的内在联系,揭示健康生活方式的本质。最后,要注重贯彻落实,形成多主体协同参与多元价值塑造相统一的健身活动体系。结合"十三五"《全民健身计划》实施,针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多元化健身需求、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基本方略,围绕公共体育设施完善、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群众体育活动开展、体育健身服务与指导、推广科学健身方法等专项任务,统合优势资源和精强力量协同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