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硫堇和复合纳米材料构建第三代安培型酶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91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将功能化碳纳米管和纳米金颗粒混合组装于聚硫堇表面,利用复合纳米材料与电子交换聚合物的协同作用,建立了一种直接电化学传感界面的构建方法,用于发展第三代安培型酶免疫传感器.采用电聚合技术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聚硫堇基质膜,以EDC-NHS活化碳纳米管上经酸处理后获得的羧基,然后将其与纳米金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滴加于修饰了聚硫堇膜的电极表面,借硫堇膜上富含的氨基基团实现对二元复合纳米材料的化学组装,制得稳定的碳纳米管/纳米金/聚硫堇传感界面.实验中,比较了传感器分别采用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纳米材料界面、碳纳米管、纳米金颗粒和戊二醛交联等界面的免疫传感性能,发现以采用本界面的传感器较优.以人IgG免疫体系为例,采用此界面固定人IgG抗体于电极上,通过夹心方式检测样品中人IgG,用以直接响应酶催化H2O2的还原电流信号,实现了对人IgG浓度的灵敏测定.此外,采用甘氯酸-HCI缓冲液洗涤使用后的传感器,可有效洗脱其表面的免疫复合物,实现传感器的重复使用.
其他文献
功能密度和表面取向是蛋白质的组装和应用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我们采用电化学稳态技术在有序三维胶体晶模板的空隙中沉积细胞色素c(cyt-c),制备了具有反向多孔结构的cyt-c的生物膜,膜的厚度由沉积时间控制.利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技术和现场红外光谱技术考察了外加电场对蛋白质分子在电极表面的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被TritonX-100包裹的cyt-c分子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可以通过外加电场调节其取
采用日立公司Z-2000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高温合金钢中痕量硒进行测定并讨论相关的实验条件.0.1%Mg(NO3)2作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1 000℃,原子化温度2 200℃,回收率在109%~111%.RSD为3.76%,检出线1.13 μg·L-1.本方法适合高温合金钢中痕量硒的测定并具有简便、快速、稳定、准确等优点.
混合酸消化,波长采用217 nm,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食品中的铅进行测定,在试验条件下,本法检出限为0.03 mg/L,相关系数为0.999 8,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9%~96.2%,相对标准偏差为0.63%~2.41%,用本法对各类食品和三种标准物质中的铅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用1-丁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溶液做溶剂,微波辅助萃取(MAE)-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提取分析虎杖中的白藜芦醇.比较了不同离子液体溶液对白藜芦醇的萃取效果,采用正交实验L9(34)对MAE条件如样品粒径、液固比、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等进行了优化.MAE优化的条件为样品粒径0.45~0.30 mm,液固比20:1,萃取温度60 ℃,萃取时间10 min.HPIC的条件:C18反相色谱柱,乙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CW/PDMS/PVA固定相,键合于毛细玻璃管的表面上作为吸附棒顶空吸附萃取的涂层.对影响CW/PDMS/PVA吸附棒萃取挥发性硫化物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CW/PDMS/PVA吸附棒萃取GC-FPD联用同时测定大蒜制品中的六种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新方法.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美雄酮的电化学分析方法.以BR缓冲液为分析底液,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微分脉冲伏安法(DPV)等现代电化学技术对玻碳电极(GCE)上美雄酮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提出美雄酮在玻碳电极上可能的反应机理:美雄酮在玻碳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属于得1质子和2电子的不可逆的还原反应.
带有相反电荷的弱聚电解质壳聚糖(CS)和透明质酸(HA)可以层层组装为{CS/HA}n多层薄膜.肌红蛋白(Mb)不仅可以吸附在该薄膜表面,而且能够逐渐吸人其内部,形成{CS/HA}n-Mb薄膜,并在电极上表现出Mb良好的直接电化学信号.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了Mb固载的模式以及驱动力.
在盐酸介质中,依据溴酸根离子氧化丽春红s褪色的原理提出了测定溴酸根离子的新方法,研究了测定的最佳条件.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510 nm,溴酸根离子在3~45 μg·10 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测定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510=0.316 2 C-0.036 79,相关系数为0.990 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0×104 mol-1·cm-1·L.该法可用于化学试剂中的微量溴酸根测定,结果满意
将气体扩散分离技术同双道顺序注射进样联用,测定了不同样品中的氨态氮.氮含量在0.0~8.0 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的检出限为0.11 μg/mL.对环境水、牛奶、尿液样品分析回收率在90%~110%之间,RSD<2%,包括试样试剂在内单次分析溶液消耗量小于1 mL、分析速度40样/h,对环境水样标准物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胶束体系中,通过检测AgNO3沉淀I.生成稳定的Agl胶体所产生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信号建立了I-的灵敏分析法.RLS光谱在437.0 nm处,具有特征散射峰,且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强度(△IRLS)与I-溶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2.6 ng/mL.此方法用于合成样的测定,回收率在99.3%~106.7%之间,RSD小于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