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夏、秋季山东北部近岸海域水环境影响因子分布特征

来源 :第十三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17年5月、8月、10月山东北部近岸海域3个航次的水环境质量监测,研究了该海域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水环境影响因子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DIN、COD、石油类等影响因子总体上呈现由西向东递减的分布趋势.春季DIN浓度较高,站位超标率44.83%;夏季石油类浓度较高,站位超标率24.14%;三季DIN均出现超标站位,PO4-P分布平缓,总体浓度不高,秋季1站位超标,COD除夏季1站位超标外,其余变化不大.入海河流、海洋环流、海水养殖均对研究海域水环境质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他文献
会议
  在分析"十二五"以来马鞍山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对马鞍山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的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研究城市水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合理构架,构建从感知层、传输层、技术支撑层到决策应用层的研究信息平台体系,实现数据采集传输、数据处理、业务流程
  以大辽河下游河口段为研究对象,开展入海污染物通量核算技术、河口水生态响应模型以及河口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通过对主要污染物入海负荷核算技术方法、感潮河段水体中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要素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但我国多地生态环境质量堪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受到很大影响。"互联网+"、
  2001-2017年济南市降水离子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年均降水pH范围5.65 ~6.97,多年降水平均pH基本无变化;年均电导率范围6.38~19.13ms/m,多年电导率均值呈不显著下降
  本文在深入研究美国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监测体系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监测的相关概念、内涵与范畴,系统梳理了环境损害鉴定监测过程中基线确定、样品采
  分别利用原子荧光法、冷原子荧光法和冷原子吸收法对水中的汞含量进行测定,3种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1 μg/L、0.003 μg/L和0.02μg/L,实样测试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1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形成了大量酸性矿山废水(AMD),含有重金属、硫酸盐(SO42-)等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有关被动式生物修复系统处理AMD 废水的研
  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丹江口水库多个监测断面总磷浓度超标。本文基于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历史监测水质数据,结合水情资料,对期间水质变化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表明,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