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根腐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oo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介绍了辣椒根腐病症状,其次介绍了根腐病病原,然后分析了辣椒根腐病的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介绍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技术。
其他文献
盆栽植株法测定了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对10%苯醚甲环唑WG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增效作用.利用Abbott公式评价混合物增效系数的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与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混用后对温室中黄瓜幼苗和真叶期植株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比单独喷施等浓度的10%苯醚甲环唑WG处理的防效高1.89% ~ 10.87%,增效系数为1.02 ~1.13,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辣椒疫霉对12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筛选出抑制作用较好的药剂.结果表明:羧酸酰胺类(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和氟吗啉)和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甲霜灵)对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和其他类杀菌剂(霜脲氰)抑制效果较差;64%噁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250g/L毗唑醚菌酯乳油、68
为了研究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效果,用平皿菌落直径法测定了多菌灵、毗唑醚菌酯混配对辣椒黑色炭疽菌和辣椒红色炭疽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对黑色辣椒炭疽病菌EC50值分别是1.7510μg/ml和0.4818μg/ml,对红色辣椒炭疽菌EC50值分别是l.1634μg/ml和0.4965μg/ml.多菌灵的毒力小于吡唑醚菌酯;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两种辣椒炭疽病菌增
根据山核桃干腐病"潜伏侵染"和"树体内越冬"的侵染特性,研究了针对性的治理技术.结果表明,戊唑醇和腐霉利在离体条件下对干腐病菌表现很强的抑菌活性,平均EC50分别为0.70mg/L和1.08mg/L.二者1∶5复配后表现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增效系数(SF)为1.84.2009年在淳安、桐庐两地的林间药剂筛选实验也表明戊唑醇和腐霉利对干腐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2010年制定的"涂干+喷雾"的防治策略对
本文通过用甲霜灵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r.nicotianae)敏感菌株连续诱导,获得了11个抗甲霜灵突变株;检测了所有抗性突变株的抗药性遗传稳定性及其水平;测定并比较了3个低抗和1个高抗突变株的适合度.结果表明:在0~20μg/ml范围内,抗性突变株的发生频率随甲霜灵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所有抗性突变株的抗药性都能稳定遗传;11个抗性突变株中,10个为低
2005-2010年,本实验室陆续从浙江衡州采集柑橘绿霉菌菌株若干,大约50%菌株的EC50大于1μg/ml,最高的达到4.85μg/ml,是敏感菌株[(0.077±0.03)μg/ml]的60倍。为明确这些抗性菌株的抗性分子机制,本研究比较了7个抑霉唑抗性菌株和3个抑霉唑敏感菌株靶标基因甾醇14-α-脱甲基酶P450全长基因,及其上游启动子区1.8kb的序列。结果显示,抗性菌株并不存在启动子区已
衢州市柑橘主要产区的柑橘绿霉菌种群对抑霉唑和多菌灵普遍存在抗性,生产上急需筛选和登记新的采后柑橘防腐处理杀菌剂,以保证采后柑橘的安全。美国最近登记了咯菌腈(fludioxonil) ,嘧菌酯( azoxystrobin)和嘧霉胺(pyrimethanil)在采后柑橘中的使用,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嘧霉胺单剂或嘧霉胺和抑霉唑的混合剂对抑霉唑抗性菌株有效,可以用于替代抑霉唑。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是引起中国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菌,多菌灵是防治该病害的主要药剂之一. 本研究将田间高抗菌株JT-04 (EC50=7.62μg/ml)的β1、β2-微管蛋白基因分别敲除,测定各敲除突变体菌株的多菌灵敏感性,结果发现敲除β2-微管蛋白基因的突变体菌株DNJ-210对多菌灵超敏感(EC50=0.071),并且与野生菌株2021(EC
本研究分别敲除禾谷镰抱菌野生菌株2021的β1、β2-微管蛋白基因,测定各敲除突变体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敲除其中任意一个β-微管蛋白基因的突变体菌株都对多菌灵敏感,但敏感性有差异;与野生菌株相比(EC50=0.56μg/ml) ,β1-微管蛋白基因敲除突变体菌株DB2-145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稍有降低(EC50=0.80μg/mll ),而β2-微管蛋白基因敲除突变体菌株DN2-212对
为获得对食用菌杂菌绿色木霉有特效、安全、低毒的有效药剂,搜集了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几种不同类型杀菌剂,比较其对绿色木霉的毒力,以期为其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13种药剂在一定质量浓度内对绿色木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