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来源 :第二十四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暨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The 24th Great Wall Int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wwvfb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其中男87例,女41例.年龄65~87(75±12)岁.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WHO/ISH提出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排除白大衣高血压、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等患者.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12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确认晨峰组(MBPS)及非晨峰组(NMBPS),心电图计算QT离散度(QTcd),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动态心电图对其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观测冠心病患者中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84例,分析其立体心电图心室复极特点,为冠心病的立体心电图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观察2011~2012年在我院住院冠心病患者中既往有明确诊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史者84例(男47例,女37例;年龄28~70岁),对照组50例25~75岁正常人(排除既往有心脏病及慢性病史且近期体检健康者,男28例,女22例),用立体心电仪进行检查.84例患者按梗
会议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变异性心绞痛诱发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在DCG检测中发生变异性心绞痛诱发缺血性J波,并进行缺血性J波的分析.结果:缺血性J波发生的导联与冠脉病变血管基本相符;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伴有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15例患者均捕捉到与临床症状相关的一过性J波与ST段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改变.
会议
目的:通过对加勒比海三国医疗服务中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了解服务地区各类人员异常心电图检出情况及相关原因.方法: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分类、分组记录,并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华人华侨异常检出率低于加勒比海三国,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有关;加勒比海三国异常心电图位居首位的是ST-T改变,这与当地的饮食结构有关;中老年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
会议
目的:分析观察心绞痛(SP)合并高血压(HP)患者体内血小板功能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P患者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包括男20例,女16例,年龄52.3±10.2岁;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8例,包括男23例,女15例,年龄53.3±10.8岁;UAP合并HP患者42例,包括男26例,女16例,年龄52.8±10.7岁;另选正常对照组28例,包括男16例,女
会议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与左心室结构和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2009年1月~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7例,年龄18~45(38.01±5.78)岁,按静息心率水平分为3组,A组(<70次/min,n=170);B组(70次/min≤静息心率<80次/min,n=266):C组(≥80次/min,n=231).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结构与
会议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与脉搏波传导速率的关系,以及影响血压昼夜节律的因素.方法:测定250例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24h动态血压、血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bapwv值.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组分为杓形组(n=127例),非杓形组(n=70例),反杓形组(n=53例).
会议
目的:进一步做好农村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工作,摸索适合农村社区的创新的二级医院联合社区对高血压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及其效果.方法:按照《上海市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指南(试行)》实施方案,回顾医改2009~2011年,二级医院联合农村社区对高血压患者实行的建档随访、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及行为干预、合理用药等综合措施后管理干预,并对部分高危极高危患者的靶器官之一心脏左室重量指数的基线和随访三年后的指标的记录及
会议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尿微白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在我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2例,同时入选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9例,两组人群均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尿微量白蛋白.比较两组人群各种临床指标,并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尿微白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患者PWV和微量白蛋白分别为9.74±1.38m/s、49.78±11.35mg/L与非高血压组8.36±1.49m/s
会议
目的:肺动脉高压是常见、多发、重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或疾病,已成为我国重大医疗保健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国际前沿研究热点之一."十一·五"期间(2006年至2010年),我国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明显缩短了我国肺动脉高压的防治研究水平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进入"十二·五"期间(2011年至2015年)我国肺动脉高压的防治研究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本文就我国"十一·五"期间肺动脉高压防治研
会议
目的:研究卧、立位对高血压患者四肢血压与心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动脉硬化检测者120例(男、女各60例),分为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组,每组60例,采用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同步测量卧、立位四肢血压与心率.结果:正常血压组中,立位时的下肢血压比卧位时高[收缩压(196.78±22.42)比(130.76±18.63) mmHg;舒张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