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IMA模型的同步CDMA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动终端同步偏差预测

来源 :第八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通信的长时延特点以及高铁等高速运动终端的发展,给同步CDMA卫星移动通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考虑运动补偿的同步偏差调整算法,可以用于同步CDMA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首先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相关理论,对运动终端同步偏差数据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建立ARIMA模型进行预测,再做出相应的同步调整补偿。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算法可以获得更精确的定时偏差值,提高系统的性能。
其他文献
通信是小卫星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小卫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小卫星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论述了通信小卫星的实战应用和效能,最后分析了通信小卫星的发展趋势。
卫星通信作为传统地面通信在空间的拓展和补充,有许多地面通信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文中首先介绍了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针对目前通信体制多样、互联互通较困难、一些部门的应急通信系统不支持图像、视频等宽带多媒体业务的现状,提出了实现地基通信网和天基信息网的有效联动、构建天地一体化应急信息网的设想,并分析了在卫星的频率和功率资源受限的条件下宽带多媒体卫星和移动卫星的多址接入方式的选择。
基于多路功率合成、高效率的EHF频段射频前端设计与实现技术,集中体现了毫米波集成电路的设计、工艺、制造和测试水平。技术起点高,覆盖面宽,具有“高配置、下兼容”的特点。除了应用于卫星通信的直接效益外,还可推动我国毫米波技术的全面发展。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频偏估计的基于分段FFT累加的前向频率估计算法,并给出了其对应的实现结构。该算法不需要位定时辅助,只要采样频率足够高,即能适合于各种频偏的信号。该算法仅需要较短长度的FFT运算,并通过采用多段累加的方式提高估计效果。仿真表明,该算法以较小的硬件代价,可以在极低信噪比条件下获得令人满意的估计精度。
文中讨论了在卫星移动通信环境中应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技术,该技术能够在传输过程中提供复用和分集增益,可以大大提高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有效性和可靠性。
高度适应性卫星Hylas(Highly Adaptable satellite)是英国旨在为欧洲提供快速的宽带服务和卫星电视广播业务的通信卫星。本文从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个方面介绍了Hylas-1卫星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析了Hylas-1卫星的主要性能参数和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Hylas卫星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本文对目前无线集群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几种应急通信手段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它们各自在应急通信中的使用情况,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同时,根据我国几种应急通信手段的现状,从体系发展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主要从应急通信发展规划、标准制定、预案要求、专网互连互通监管、优势通信技术应用等方面。
全局资源管理(GRM)是新一代集成卫星移动服务(Mss)通信系统中生成系统资源规划方案的配置管理技术。针对新一代MSS系统超大规模的点波束水平,系统资源规划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波束部署、频率复用、功率分配、干扰抑制等因素,用以满足业务需求、链路需求、干扰限制和系统服务质量(Qos)等综合约束。全局资源管理目标是:通过对系统资源的统筹协调,寻求最优的系统资源配置方案,从而降低系统外与系统内的干扰,优化频
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ek)码是一种性能接近理论极限的信道编码方式,其在抗干扰系统的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研究了LDPC编码在慢跳频通信系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其抗部分频带干扰的能力。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检测信息的软判决算法,并与其它几种软判决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分别就码率、码长以及每跳传输符号数对抗部分频带干扰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和详细的分析论证
近年来,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与广播系统(例如第二代卫星数字视频广播标准(Dvl3-S2)、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技术(WiMax)等)中经常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来保证噪声信道中的可靠传输。LDPC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码,它在大量数据传输和存储信道中可以获得接近香农限的性能,但是传统的LDPC码由于实现复杂度大等诸多缺陷,无法广泛应用。因此,从实现的角度来说,通常选择具有一定结构特点的LDPC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