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2000 DLG数据库的iData数据工厂使用测评分析

来源 :2017年度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d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本院新引进的iData数据工厂软件,以浙大万维科技有限公司的WALK软件为测评参照对象,基于1∶2000 DLG数据库,按照数据库入库的四个步骤,即数据格式及转换、数据检查与接边、构面操作及检查、属性赋值等对iData数据工厂软件进行了测评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应用的不断加深拓宽,室内外一体化漫游的需求日益凸显.不同于室外大场景,室内建模更讲究精细化的细节层次建模,本文在探讨三维场景建设的基础上,尝试选择2到3个典型的模型进行对比,并比较了各个模型的优缺点,提出室内外一体化漫游的基本思路;随后,借助WebGL和View and Data API设计仿真实验,实验表明,通过上述理论与方法能够有效地达到室内外一体化漫游及信息共享的目的,效果良好.
地名地址数据是"数字城市"及"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中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是连接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人口、法人的重要纽带.如何保障地名地址数据的时效性、鲜活性与有效性,是困扰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多年的精细化地名地址采集更新的经验以及跨部门共享交换的实践,系统分析了部门地名地址数据的建设情况、应用需求以及跨部门业务驱动协同更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统一编码体系、统一更新标识的业务
三维模型以其直观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等特性,成为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利用纹理、模型的方位信息,对三维建模的关键技术纹理检索、纹理映射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验验证本文讨论方法应用的可行性.
介绍了ArcGIS软件在钱塘江江道演变分析中的运用.即以钱塘江江道演变分析为基础,对钱塘江江道断面分析、体积计算及江道的冲淤变化情况进行剖析.通过ArcGIS软件对江道高程点进行坐标插值,分析江道断面及江道容积变化情况;通过DEM空间叠加对江道冲淤情况进行计算.
本文基于档案基础理论中的分类方法研究,分析并提出大数据背景下测绘业务档案的实体分类和信息分类的目录组织和实施策略,并着重以最新颁布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规定》为分类指导,对数字和非数字测绘业务档案管理的档号编制规则提出了建议.
空间数据批量自动生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统计图表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价值.本文以镇海区企业疑似违章建筑数据成果为例,基于ArcPy实现空间数据成果的批量处理,得到以专题图为基础的企业疑似违章建筑数据成果图表,为空间数据快速转换为图表数据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对基于WalkISurvey的数据库地图制图的关键技术过程,即数据检查处理、WalkISurvey数据库的定制与符号库的建立、制图编辑与地图输出进行了研究,为以后制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通常在应用CASS软件绘制横断面图时,生成的里程文件(★.hdm)中高程点数据常常需要进行人工编辑,这样不仅费时耗力,又容易出错.本文结合本院近期在温州瓯江口新区一期市政工程PPP项目(双瓯河、欧锦河、瓯帆河)河道工程开挖前后断面测量过程中,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与CASS相结合实现绘制横断面图的一种新的方法.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问题越显突出.文章基于数字水印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分发服务中面临的挑战,结合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分发服务需求,探讨了未来数字水印技术在浙江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分发服务中的需求.
关于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尤其是数字线划图DLG数据的生产,采编一体化测图系统的建设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现有的GIS软件平台中包含的矢量数据处理工具在具体数据生产方面还比较缺乏,且利用影像进行立体测图的能力较弱,数据生产具有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等缺陷.本文在数据采编一体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利用ArcGIS Engine组件式二次开发技术,根据数据生产的流程和标准,定制开发工具,并通过工具集的形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