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与快速显示问题探讨

来源 :第二十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q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人们对多尺度数据及海量数据显示速度的需求,介绍了空间数据多尺度处理与表达的流程和影响海量数据显示速度的因素.提出了对空间数据进行自适应多尺度处理,建立连续多尺度存储模型,然后对地图显示进行自适应控制.采用文件的形式管理数据,运用内存兼硬盘的方式对数据进行逻辑分区,建立分级索引(二级),动态装载与释放图幅数据.实验证明,该方法效果良好,达到了显示速度基本与图幅数无关的效果.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水深测量的常规配置给中小型用户带来的不便,探讨了构建经济实用型测深系统——基于掌上电脑的水深测量系统的可能,并对此型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设备接口以及关键
分析了海图水深注记制图综合的现状以及现有常用的几种水深注记制图综合的算法.引入了三维曲面双向缓冲区算法的概念,研究并证明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特性。介绍了利用双向缓冲
传统的Douglas-Peucker(D-P)算法在线状要素化简过程中,存在遗漏重要特征点、线自交等不足,不能直接应用于海岸线化简.本文剖析了D-P算法的优缺点,根据海岸线综合要满足“扩
针对当前电子海图生产现状和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海图产品执行“ENC有效性检核”标准,采取机器自检,自动识别,格网分割,点点对照,人机交互等多种方法手段,研制出一套自主知识产
会议
分析了影响海洋测绘数字海图成果精度质量的主要环节,指出了传统的图像变形纠正算法的局限性,给出了地理空间图像变形纠正的正确算法.
从网平差角度研究两相邻图幅之间的拼接问题,提出3种组网平差的方法,分别给出判断两幅测深图之间以及重叠测线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的准则,克服了常用的直接比对法的局限性,为
分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地形图和我国现行数字海图数据结构特点,特别是要素的分类分层、要素属性的定义及相互关系;研究地形图到海图要素和属性对照方法;探讨地形图到海图数据
分析了新地形图和旧地形图分幅方法及编号规则,以此为基础,推导并建立了新地形图编号算法模型、新地形图图幅范围解算模型、新地形图与旧地形图编号转换算法模型.通过对象化
舰船计划航线的制定和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空间地理因素是制定和选择计划航线的基本因素,与之相关的还有潮汐、磁场、水文以及战场环境等。本文主要从空间地理因素出发,
针对海量海底地形数据的存储和可视化的技术难点,提出一种基于层次细节模型的处理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对海底地形模型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实验证明,使用层次细节模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