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水华--蓝藻扩张不只是响应全球变暖?

来源 :“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03302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藻水华经常发生于高温的夏秋季节的富营养化湖泊中,于是水温被认为是水华发生关键因素之一。以往的研究认为在冬季微囊藻会下沉到底泥表面越冬,且在低于10-15℃很难生长。因此,大量研究围绕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蓝藻水华扩张而展开。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冬季低温条件下的蓝藻生存状况。本研究通过连续在太湖的野外观测(2011-2014)和MODIS影像数据(2009-2011)分析发现,微囊藻水华依然存在于水温低于10℃的冬季,尽管其规模(覆盖的水域面积)小于高水温季节。这些聚集形成水华的微囊藻生物量主要来自于秋季水华的残留,也有在这基础上有的新增长。尽管处于低温胁迫状态,但并没有完全死亡而仍然具有光合作用活性。将水华区域的微囊藻移至室内模拟培养。经过在25℃、光强为55 μmol photons m-2 s-1,光照时间为12h:12h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其光合作用活性(Fv/Fm)和细胞分裂率能达到和夏秋季节正常水华时的水平。这表明富营养化的太湖,在耦合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温季节产生的巨大的微囊藻生物量,进入冬天后并未完全消失,还能聚集形成水华。并且在来年水温回暖时仍然能作为种源,其生物量远高于底泥表面上浮。另外,冬季连续晴朗的天气提供的适宜水温和光照,可以导致微囊藻的快速生长。这样,太湖的微囊藻水华就贯穿了冬季,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类似的现象也在滇池被观察到。总之,冬季水华尽管规模小于夏秋季节,也应该受到湖泊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合理控制冬季水华不仅可以避免其危害,还将有可能减少来年水华发生的规模。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4-乙烯基毗啶(P4VP),采用粘度测定法确定了聚4-乙烯基吡啶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临界交迭浓度C;然后,分别在稀溶液与亚浓溶液浓度范围内,采用光
玉米须(Stigmamaydis)是禾本科作物玉米(ZeamaysL.)的干燥花柱和柱头,具有利水消肿,降压功效。近年的临床应用表明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同时,玉米须又是一种
  本文在回顾海洋生物腐蚀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对海洋生物腐蚀的内涵,即海洋污损生物对金属腐蚀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研究海洋生物腐蚀要确定几个前提条件,本文从不同金
会议
  水产品中危害因素来源主要来自环境养殖。本文对国内养殖环境进行介绍,并对影响水产品安全危害因素的分布及其路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产品风险分析的必要性,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研究了以湿品2-硫醇基苯并噻唑(促进剂M)和叔丁胺为原料,次氯酸钠为氧化剂,采用水相小配比法合成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硫化促进剂NS)的新工艺。采用湿M为原料可以
精子发生是一个非常动态和复杂的过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精原细胞有丝分裂、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精子细胞的变形,最终产生单倍体长形精子。精子发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基因表达
  自2010年以来,刺参筏式养殖在福建省迅速发展起来.目前福建刺参养殖主要从北方购买苗种进行养殖,苗种价格严重受制于北方,福建刺参养殖的发展急需当地提供苗种.福建养殖
会议
  生物有机体元素组成内稳性是生态化学计量学核心概念之一,研究植物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可以明确其生态策略和适应性、竞争性.采用室内盆栽方法研究了翅碱蓬氮、磷内
会议
  为探讨红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rubicundus)的生活史特点和对河口生境的选择性,本研究利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对2012年6月采自辽宁省大辽河口6尾红狼牙虾虎鱼的矢耳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