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现场终端及电能表一体化检测装置的研制

来源 :第六届输配电技术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asd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配电网现场终端同时采集多块终端数据并与一块模拟表进行比较,实现终端抄读功能的检测技术;采用通信控制技术,将配电变压器综测仪(配电变压器终端)、网络电能表、大用户终端、多功能电能表的检测集成于一体;功率源采用数字PWM技术,减少了装置重量和体积,提高了效率。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超高压、大容量电力变压器的早期潜伏性故障实时预警,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融合多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新方法,能够及时而准确地检测变压器早期潜伏性故障,对提高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该方法首先利用数学形态学计算简单、实时性强的特点,对采集的数据通过数学形态学的TOP-HAT变换进行预处理;然后,运用5种不同结构的神经网络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最后,将各种网络的诊断结果通过数学形态
通过40年现场设备检修的教训和经验地积累,十多年变电设备运行状况地观察和思考,总结提出要解决电气触头过热故障的安全问题,必须同时兼顾四个原则,缺一不可,形成《不过热电气触头及紧固件》(ZL01214234.4)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长期的探索和研制,设计和制造的专用导电螺栓棒系列,经试验测试和多年的实际在线运行表明,能有效避免螺纹式接线端子常出现的过热故障安全问题,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具有很高
本文采用鲁棒控制理论中的结构化奇异值μ方法,对布置于发电机端用于抑制次同步振荡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设计了一个满足鲁棒稳定和鲁棒性能要求的阻尼控制器,其中详细介绍了SVC电磁暂态模型、鲁棒控制器的结构、各个权函数的意义和选取原则以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使用PSCAD/EMTDC软件对所设计的控制器在IEEE次同步振荡FBM模型上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系统不同的串补程度、不同的输送功
根据多年来北京电力公司安装GIS设备过程中,以及在对GIS设备包扎检漏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工程中常用的GIS包扎检漏的方法,总结得出有效的包扎检漏的方法,并提出建议,对指导变电站现场施工及设备验收工作具有工程实用意义。提供了一种检测施工工艺,控制安装质量,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该方法作为除国家标准方法之外的补充方法可供电力施工和电力安装单位使用。
因现有防雷保护理论与实际运行结果有一定的差距,考虑自然闪电轨迹的随机性和雷电主先导与分岔先导并存现象等因素,以及水平档距与垂直档距的比值和风速的影响,应引人地线(针)对导线的动态保护角概念,地线(针)对导线的实际保护角形成的角平分线应与雷电先导的方向一致,并且线路防雷绕击分析应结合塔头和档距中央线路两处防雷情况。通过防雷保护角的计算与比较,3V水平排列和三角排列塔型均分别优于M形水平排列和三角排列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以及IEC 61850协议的不断推广,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已由理论研究阶段走向工程实践阶段。但如何在目前的基础上做到数字化变电站的方案,在确保现有电网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前提下建设数字化变电站,并兼顾到技术的前瞻性与技术的实现性,本文根据现有的技术现状与理想数字化变电站的模型的对比,对IEC 61850协议、智能开关、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式计量系统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阶段数字
电力系统最优潮流是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重要工具之一。基于现代进化机制的优化算法已证明比传统数值优化方法具有更强的寻优能力;但随着系统的增大,这两者都存在一个运算时间长的问题。本文采用差异进化(DE)这一新的进化算法来求解最有潮流问题。相对其他进化算法,差异进化是一种简单迅速有效的方法。通过实验分析来确定DE的参数;为加快运算速度,使用Beowulf计算机集群及消息传递接口(MPI)来对DE进行并行化
本文论述了输电线路高速保护的一项新技术--集成位置保护技术。首先,介绍了集成保护的概念,在该保护中有一个集中保护继电器为多条输电线路提供保护。这项技术基于对故障生成的高频暂态电流信号的检测和处理,在电网的每个变电站均安装特别设计的集成保护继电器,继电器捕捉一次电流中包含的故障生成高频暂态信号。由于这些高频分量通过系统传播,所以继电器通过检测这些高频分量的相对的到达时间来决定故障的位置,从而做出是否
卫云南-广东(云广)±800kV特高压直流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它是中国最重要的并极具技术含量的直流输电工程之一。它通过1418km长的直流输电线路连接了云南省的楚雄和广东省的穗东。这个位于华南的大型输电工程设计输送的额定功率为500万kW,并由此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双极直流输电项目。通过将直流电压提高至特高压电压等级的800kV,大大提高了现有的电力输送能力,从而使直流输电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本文介
当前,数字化变电站是国内的一个热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涵盖了变电站的全部范围,如一次设备中的互感器、断路器、变压器,二次设备中的保护、控制,以及通信、软件开发、系统建模、数据应用等。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不仅仅是设备提供商的问题,同时对电力公司和电力设计院也提出了挑战。本文综述了国内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文献研究总结了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希冀本文的论述能够为数字化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