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沟大坝运行初期主要监测成果分析

来源 :中国大坝协会2015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xiao88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瀑布沟砾石土心墙堆石坝环境量、变形、渗流及应力应变等主要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分析,拦河坝表面呈向下游、向河床中心及沉降方向的位移,防渗墙变形主要发生在蓄水初期,目前变形速率逐渐减小;大坝总渗流量远小于设计值,下游反滤层及主防渗墙后渗压测值较小或为零,两岸山体帷幕及心墙防渗效果良好;各项监测指标均未发生异常变化,各监测项目物理量测值变化平稳,大坝安全运行性态良好。
其他文献
  本文开展了普通引气粉煤灰混凝土和掺加聚丙烯纤维、纤维素纤维引气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电阻率测定和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纤维素纤维可提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排沙洞高速水流含沙量最高时近1 000 kg/m3,沙的颗粒级配较细,水流是水沙气三相流速度,高达40 m/s,给含沙量的在线监测带来巨大挑战。本文介绍采用振
  文章通过分析发电机推力下导轴承结构、油位、渗漏、内部循环情况,指出了轴承甩油的原因,对甩油和油雾采取降低轴承油位、改进轴承结构、增加密封装置三种有效措施,有效解决
  大型水电站属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开发建设管理中,普遍实施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项目合同管理制,在此情况下,业主对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面临新的课题,本文
  本文在简要介绍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特性、国际大坝委员会(ICOLD)第41期会刊所推风险指数并对其存在不足作简分析的基础上,为促进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进一步介绍了作者根据
会议
  某水电站库首拉裂变形体地质结构复杂,对其变形破坏机制、失稳模式及其稳定性的研究是关系库坝及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首先基于拉裂体安全监测资料对其稳定性及变形过
会议
  龙开口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期的坝体混凝土实测最高温度超温范围、超温率和超温幅度均较大,蓄水后混凝土内部较高温度可能产生不利的坝体应力,对该问题应十分重视.因此,对坝体
会议
  为了分析小南海枢纽运用后坝下游近坝段河道水位的变化特性,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和一维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了小南海枢纽运用初期和运用20年末,不同特征流量条件下,坝下游
会议
  针对瀑布沟186 m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受拱效应影响,心墙内部竖向有效应力明显降低问题,采用孔隙水压力系数法、总应力图法以及修正的拱效应系数法,通过土压力计和渗压计实测
  为实时图形化显示施工现场新拌混凝土振捣质量状态,研究开发了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的可视化系统用以测定振捣棒运行轨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