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辨证分型与高频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相结合,探讨常见不同证型的RA患者超声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确诊的RA患者,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10月11日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尫痹诊断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编的尫痹(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中的有关标准及国际公认的RA病情缓解标准,选择中医辨证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以及缓解期的RA患者共78例(1872个关节),利用频率最高达18MHz的高频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78例患者的双手第2-5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关节,双膝关节及双足第2、5跖趾关节的滑膜炎、腱鞘炎、骨侵蚀、滑膜血流情况。应用图文工作站采集各种超声图像资料,各项内容均被存储,供调用分析。并依据Szkudlarek对滑膜炎、滑膜血流的半定量评分法及Andrew Fi ler对腱鞘炎、骨侵蚀的二进制评分法得出78例RA患者每个观察关节的超声评分结果 ,并将每组各个超声指标的总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见下表。结论 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证型的超声表现存在明显差异,总体来看滑膜炎、腱鞘炎、滑膜血流三项指标在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各指标大小都是湿热组>寒湿组>缓解期。在骨侵蚀方面,只有湿热组和缓解期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在滑膜血流方面,寒湿组和缓解期组存在差异,指标大小为寒湿组>缓解期组。以上结果提示,湿热痹阻证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炎症(即滑膜炎症和腱鞘炎症)活动程度最高,且滑膜血流最丰富。而寒湿痹阻证仅滑膜血流评分高于缓解期,滑膜炎和腱鞘炎均与缓解期无差异。说明超声在鉴别类风湿关节炎的湿热痹阻证上具有较好的指标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