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铅玻管成型的特点

来源 :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电子玻璃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x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自行设计了一个40M<2>熔炉、两条成型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4500吨,2002年12月点火,现已达到稳定生产的能力.回顾5年的生产,结合积累的经验,总结出了高铅生产的特点:生产难度大,要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高,管理要求严,尤其在成型部分对每一个环节要精心操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直接熔制实验的方法,确定了着色剂CoO、NiO与彩色屏玻璃的色品坐标及透射比之间的定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从原子结构的理论深度分析了玻璃离子着色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出了在生产中如何调控彩色屏玻璃色品坐标的方法.
以生产彩色显像管的玻璃熔窑为背景讨论玻璃液的澄清.讨论了玻璃液中的原始气泡,具体计算了气泡的大小、浮升速度、它和玻璃液之间的气体迁移过程以及由气体迁移引起的气泡的长大或缩小.玻璃液中的原始气泡分物理气泡与化学气泡,前者是气泡的主要来源.澄清有两个途径,即气泡的浮升逸出与泡中气体被玻璃液溶解吸收.浮升逸出只对大泡有效,熔化池澄清段表面层是最有利气泡浮升逸出的地点.溶解吸收是气泡与玻璃液间气体迁移的结
销钉是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用于固定栅网的重要结构件,是本厂的主要产品之一.该产品经过冲压成型,表面氧化处理而成.其所用材料是一种特殊的精密合金钢430Ti,从微观组织上讲,它属于Fe-Cr铁素体不锈钢,其晶体结构是等轴晶粒.晶粒度是该种材料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直接影响材料的冷加工工艺性能.但现有国标GB6394-86不适用于深度冷加工材料的晶粒度测试.本文对该种材料的晶粒度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
本文采用氢氟酸分解试样,加热赶走样品中的二氧化硅,再用硝酸溶解试样,制成可溶性盐溶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屏碎玻璃中的三氧化二锑含量,该方法经多次实验,数据稳定可靠,结果满意.
本文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玻璃试样,加沉淀剂生成稳定沉淀,从而测定管颈玻璃中氧化铅含量.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数据准确可靠.
经过对生产统计报表的分析,发现端面缺陷是颈管加工生产中最主要的加工缺陷.从生产工艺流程中发现产生端面缺陷的工序主要在切管和烧光过程,进而对切管工艺和烧光工艺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本文概述了我国电子玻璃产业现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介绍了电子玻璃主要产品的具体发展计划;并提出了政策措施及建议.
配料、备料是高铅玻璃生产中的第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熔炉熔化出优良玻璃的基础.经过技术改造,使得配备料系统较好的满足了生产的要求,为熔炉熔化出优良的玻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此系统中基本上所有的工序都实现了自动控制,为此套系统更好的实现有效的工艺控制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一个过程往往具有各种种样的特性,在使用控制图时,应选择能够真正代表过程的主要指标作为控制对象.如高铅玻管成型出料量的稳定是提高管径分选合格率的关键因素,因此稳定控制玻璃液的拉管出料量是提高L-35高铅玻管成型合格率的十分有效的技术措施.
L-35高铅玻管应用于彩色显像管的管颈,其使用部位的重要性决定了对其质量要求非常高.本文即从丹纳法生产高铅玻管实践出发,从几个方面分析影响成型生产的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调整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