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掌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髂前上棘骨折的优势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iah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保守卧床休息、空心螺钉内固定、及指掌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髂前上棘骨折的治疗效果,寻找青少年髂前上棘骨折适宜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入院治疗,年龄在11-16岁之间并得到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的急性青少年髂前上棘骨折55例,X线片和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根据撕脱骨片的大小及移位的方向及距离,依照病人及家属意见分别采用卧床休息、空心螺钉内固定、及指掌骨钢板内固等不同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比较各个不同的膝关节透视角度,从而测出一个特定的最佳角度来让医生可以快速定位并透视后外侧和后内侧胫骨平台,并得到其相对满意和稳定的成像.方法:采集26名患者的DICOM格式的术中三维CT原始数据,该数据为190°的旋转,以约每帧间1.92°的角度分布于100张透视的99个间隔中(Arcadis Orbic 3D,Siemens厂商数据).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中应用钛网融合器防沉盖解决钛网下沉问题。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接受颈前路手术的患者中,应用带有防沉盖的钛网融合器,其中有较完整随访的患者共52例,分别为脊髓型颈椎病29例,颈椎骨折脱位21例,颈椎肿瘤2例。
目的 通过膝关节侧位X片及MRI研究重建股骨偏心距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138例患者,其中骨关节炎1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男性37例,女性101例;年龄50-82岁,平均68岁。
目的:评价腰5-骶1(L5-S1)前柱支撑对长节段脊柱骨盆固定尾端钉棒的应力影响方法:11具成人(男6,女5)福尔马林固定尸体L2-骨盆标本用于实验。所有标本均在L3、4、5和S1、S2置入椎弓根钉。每一标本均依次行L3-S1(定义为初始状态组)、L3-S2(A组)、L3-S2+L5-S1椎间Cage置入(B组)、采用锁定型骶骨钉-板系统L3-骨盆固定(C组),且每组顺序性生物力学测试。
体重稍大患儿,或者母亲伴有骨盆出口狭窄,生产不顺利,等问题时,新生儿伴有新生儿肱骨干骨折,新生儿肱骨干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目的介绍一种比较简单易行固定方法——特制硬纸片+棉布固定法。方法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治疗32例肱骨干骨折新生儿,入院前病程在3小时至5天。
目的:探讨肘关节外侧副韧带修复与尺骨冠状突骨折复位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的肘关节后脱位的疗效,以及对比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架在此类损伤治疗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对于损伤的部分修复与重建结合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架应用,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对比该方法分别用于新发损伤与陈旧损伤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对脊柱结核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的200例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实验组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由微信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利用微信对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延用原来的出院健康宣教。
目的 标识的作用,用以标示,便于识别.研究标识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作用.方法1.一般资料:回顾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骨科一疗区收治免疫检查结果呈阳性结果患者162例.2.方法:制定统一醒目的护理标识,在护理服务过程中规范、有针对性的使用护理标识.
目的:探讨新型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在应用于治疗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年期间我院收治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15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为64-78岁,平均年龄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