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质隐式建模技术与应用实例研究

来源 :第十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o2009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地质勘查中获取的离散且不完备的地质体数据,难于快速构建地质体三维模型的问题,探讨了选择适用的空间插值方法,通过三维曲面构建算法自动生成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模型的隐式建模技术。在实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三维等值面构建算法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相结合的地质体三维隐式建模方法。此方法首先运用空间插值方法,推断和预测地质体的分布趋势,采用网格化技术构建地质体三维空间规则数据场:在此基础上,利用Marching Cubes三维等值面构建算法实现由网格离散点到三维等值面的模拟,提取出三维地质体的光滑等值曲面;最后结合OpenGL三维可视化技术,通过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微小三角面逼近来实现地质体三维模型的可视化。通过实例,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基于钻孔勘探数据的矿体三维模拟,快速构建了矿体三维可视化模型,模拟结果接近于人工交互圈定边界和进行矿体推断而建立的三维模型,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北京地区为示范区,通过第四纪地质分区,结合钻孔剪切波速资料,划分研究区的场地类别,给出各类场地的第四纪地质特征、等效剪切波速以及场地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系数。探
  分析对比了震前、震后苍溪县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分布特征;并对其危险性、发育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较详细、渗入的研究;为灾后重建及专项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利用MTS815 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四川盆地区常作为建筑物地基的三种红层岩石(白垩系灌口组的微风化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进行了大量的低应变率动
  监测分析表明,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围岩变形位移较小,该区较高的围岩应力比和较好的构造条件是重要因素。通过对主厂房7#机下游边墙的多点位移计过程线特征分析,围岩变
  通过天气环流形势分析,物理量场分析,得出2009年6月广西强降水过程的成因,结论如下:   寒潮前期,SOOhPa南支槽及西南暖低的发展,使得广西受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控制,气温明显回
  系统总结了西准噶尔地区典型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表明铜矿是新疆最重要矿床之一,值得今后地质研究和勘探工作重视。通过编制西准噶尔铜矿分布图,发现它们产于碰撞造山带、断
  测井技术是了解地下地质状况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相关行业中。目前常用的测井绘图软件存在仅侧重于测井图件的绘制。无数据预处理功能,实际绘图不方便
  地质矿产及相关的空间数据中包含大量隐含的信息和有用的知识,这些信息和知识对区域地质勘察和成矿预测工作都非常重要。但如果不能充分有效地将有用信息提取出来,那么这些
  地质灾害防治的前期信息化建设工作多依附于其他项目进行,缺专项信息化项目支撑,所获成果多为信息孤岛,资源难以共享。为了有效地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全国地质灾害信息化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正处于建设与调试中,目前已经发射9颗“北斗”卫星,已初步具备在我国领土及周边范围内进行三维定位导航能力。本文研究了BD和GPS的信号获取、时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