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尾舵面颤振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某型系列飞机垂尾颤振特性分析时,发现方向舵旋转型颤振是垂尾颤振中容易出现的颤振形式,相对垂尾弯扭型颤振发散幅度来说,垂尾方向舵颤振存在发散颤振、小阻尼颤振、收敛多种形式.对于方向舵旋转型颤振有多种影响因素,本文运用MSC.NASTRAN软件P-K法计算某型飞机垂尾有限元模型,分别通过调整方向舵操纵拉杆刚度,方向舵与安定面的连接方式,以及方向舵气动力面积,来研究上述因素对方向舵旋转型颤振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研究并验证阻力伞在实际工作中的开伞性能,在某型飞机阻力伞研制工作中首次使用了火箭橇试验技术.通过火箭橇试验获得了该型阻力伞在近似真实工作环境中开伞过程的
针对某风洞试验段原转盘系统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大型成品转盘轴承在风洞中应用的可能性及技术优势,并根据该风洞的特殊试验工况,完成了转盘轴承的选型、受力分析、强度校核及
2009年,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在0.6×0.6米风洞建立了一个新的试验系统,实现了M范围0.4~4.5的级间分离与网格测力试验,为许多高速飞行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但是,0.
人造地球通信卫星与地面的通讯主要依赖电磁波辐射,而电磁波辐射会对接触到的物体产生电磁辐射压力,这就意味着电磁波辐射会对卫星的姿态和动量轮转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
西南交通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引进的美国CSI应变及3D位移测量仪具有非接触、多点多参数、全场实时三维测量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风洞试验等场合物理量的测量.在对仪器应用
本文介绍了高速气流吹袭试验系统的结构形式、试验能力,研究了高速气流吹袭试验系统用于弹射座椅、吃行员头部防护产品、时示员躯体防护产品、具有抛放动作的伞类产品、内埋武
根据某工程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性能预测的要求,需要在试验有效时间约为200ms的脉冲燃烧风洞开展带动力模型分段(部件)测力试验.该类试验国内外未见公开报道的成功先例,技术
海上风电场风力机支撑系统是一个风浪流多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复杂风水弹结构耦合系统.正确模拟海上风电场风力机及支撑系统的风动力、水动力及风浪流与结构(包括桩基基础)的流
为满足新一代飞行器研制及新试验技术研究应用需要,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开展了风洞测力试验精准度提高研究,风洞精细化测力试验技术研究是该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该研
采用蓄热式加热器进行加热的高超声速风洞运行时,气流温度可控性较差,试验安排困难,效率较低,为此,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的Φ0.3米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