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辨治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1年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持续性和进行性的滑膜炎,关节侵蚀性改变及进行性关节畸形为特点,可累及全身多系统,为临床难治之证。主要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或感受风、寒、湿邪气所致。针对该病的治疗,我们要辨病、辨证、分期辨治,同时适当考虑中西药联合用药方式,最大程度增强疗效并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清络通痹颗粒(QLT BG)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OC)增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活性和骨吸收功能的影响,为明确清络通痹颗粒的治疗靶点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原代OC,通过形态学观察和TRAP染色反应,确定其是否符合公认的破骨细胞鉴定标准。采用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增殖的影响,TRAP染色法测定破骨细胞的活性;扫描电镜观察骨片上破骨细胞的吸收陷窝情
目的:探索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膝骨关节炎的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的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社区具有本地户籍居民共1650人,入户问卷调查,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膝关节放射学表现诊断是否患有膝骨关节炎。收集442名明确诊断为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中医学四诊描述性资料,对患者四诊资料进行辨证评估。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频率分
目的:观察生津养血颗粒剂对干燥综合征合并血液系统受累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干燥综合征合并有血细胞减少的患者,服用生津养血颗粒剂3个月,观察其治疗前后口干眼干等症候积分的改善;唾液流量、泪流量的前后比较以及治疗前后血细胞指标的变化。结果:5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口干、鼻干、皮肤干、大便干的症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的眼干症状有改善,但积分比较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分析1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中药+激素+环孢素A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6例患者中显效者占31.2%(5/16),有效者占43.7%(7/16),无效者占25%(4/16)。其中用药前两周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但是皮肤黏膜及阴道出血的症状明显改善,原有临床症状80%好转。1个月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一般情况、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免疫指标变化,分析新风胶囊对从大鼠的疗效及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对照组(MC)、甲氨喋呤(MTX)组、雷公藤多苷片(TGT)组和新风胶囊(XFC)组,每组12只,分别向(NC除外)的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致炎,致炎后第19天开始给药。NC及MC均给予生理盐水,其余三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XFC)对佐剂关节炎(从)大鼠足跖肿胀度(E)、关节炎指数(AI)、肺系数(LI)、肺泡炎、肺功能、细胞因子、调节T细胞(Treg)及肺组织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模型对照(MC)组、甲氨喋呤(MTX)组、雷公藤多苷片(TPT)组和新风胶囊低剂量(XFC-L)组、新风胶囊中剂量(XFC-M)组、新风胶囊高剂量(XFC-H)组,每组大鼠
目的:观察活血解郁法对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以复合造模思路,复制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活血解郁方进行干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模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肾上腺中的皮质酮(COR)含量。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CRH含量、垂体ACTH含量及肾上腺CORT含量显著升高(P<0
目的:建立HPLC测定解毒祛瘀滋肾方中异阿魏酸含量的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解毒祛瘀滋肾方异阿魏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液相色谱柱碳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3:87),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316nm。结果:异阿魏酸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0.475μg~3.800μg,相关系数R为0.9995,加样回收率为98.77%。结论
目的:寻找湿热瘀阻型AS患者血清Th1和Th2细胞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的表达特点,揭示AS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比较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血清Th1和Th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2、IL-4、IL-10表达的差异。结果:较健康志愿者,AS患者血清IFN-γ、TNF-α、IL-12表达较高,IL-4、IL-10表达较低。结论:活动期A
目的:观察燥毒汤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运用SD大鼠,雌性,颌下腺组织匀浆与完全弗氏佐剂(CFA)混匀多点注射大鼠皮下,再注射百日咳疫苗和卡介苗加强免疫,产生类似于SS的唾液腺改变及临床表现,观测SS模型鼠用燥毒汤治疗后进食量、饮水量变化及免疫功能、C-反应蛋白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燥毒汤治疗组大鼠进食量有所增加(P<0.05),饮水量减少(P<0.05)。检测免疫功能: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