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北理工科技与知识创新优势助力广东经济社会转型腾飞

来源 :首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da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探讨了区域教育现代化与南方高等教育建设等问题.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水平密切相关,而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可以加强省校合作,推动大学与地方发展共赢。通过与广东省4所重点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2所985、2所211)核心竞争力关键指标的对比,不难发现,北京理工大学与广东省合作发展的错位优势明显。笔者认为,今后北京理工大学与广东省的合作还可以在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高端国际教育合作等方面进行探索。总之,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教育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期的、潜在的、导向性的。经济发展对教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二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加强高校与地方的互动,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质量,更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转型升级,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
其他文献
本研究依据创新扩散理论及参考过去宽频研究发现,增创新扩散依探用者特性分三阶段并挑选包括社经因素、采用成本、采用效益、资讯及不确定性及产业环境等5大面向7项驱动因子,以OECD国家宽频发展为对象,进行分段Panel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及教育水准对越前期的扩散越有显着正向效应;使用效益对越后期扩散越有显着正向效应;使用成本(价格)对越后期的扩散越有显着负向效应等,表示不同驱动因子确实在各阶段之影响程
产业竞争力研究议题由来已久,早期多将其设定为等同于国家竞争力,同时,亦将其与国家科技发展程度相提并论.然而,国家竞争力亦不意谓着产业竞争力,个别国家皆有可能于某一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却在另一产业上不如其他竞争对手国的发展.再者,特定产业别代表相异知识,一体适用的竞争力评比亦有其缺憾,.本研究为进行跨国比较与分析,以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来发展产业竞争力「系统性指标」来取代过去传统以来「产值」或「产
传统探讨大学技术授权绩效的影响因素中,乃是由投入、过程及产出的传统程序理论,去建构五个值得深入观察的影响因素,包含:1.投入资源;2.智慧财产;3.专业技转组织;4.环境因素及;5.学校因素,透过观察台湾地区在2007年的实证资料,可以建构高达有效解释能力为71.5%的回归模型.透过回顾先前研究,能确认各校的美国专利数是具有显着中介效果的变项,由具有显着意义的调节变项中,可以归纳出学校设置TTO是
本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的耦合性进行回溯性分析.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伴随着近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而出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有着紧密的耦合关系,同时与科技变革也有着紧密的耦合关系.历史上的大国崛起的共性特征往往是国家抓住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参与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就是准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培育成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主
国际新创事业(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INVs)以全球化的格局打破既有厂商“先求站稳国内市场,再迈向海外市场”的发展策略,成为近年来国际企业、创业相关学者关心的研究对象.然而,除了要面对小规模、新设立、海外经营劣势等三大不利因素的挑战外,国际新创事业要想成为全球领导厂商,更须历经与众多技术优良、资源丰厚的国际级厂商之多年激烈竞争,才有机会胜出,成为全球领导厂商.全球太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企业的自律机制是否能在消费者信任此面向得到正面效力,目前广为采用之信赖标章、隐私权政策、资讯揭露…等措施,皆使得消费者认知其个人资料与隐私保护上获得完善保障,进而消费者对其在购买行为上的各项指标造成影响.透过台北市消费者电子商务协会在2013年5月至7月的问卷收集,于台湾地区进行1,081份一般消费者问卷调查及回收作业.回收之问卷均透过检查、编码、整理,并进行样本特征、信度与效度
创新者在创新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通常具某种程度的劣势,这个劣势会使创新者备感挫折,且如果此劣势没有获得解决,创新就无法拓展.因此,创新者一方面要面对劣势所带来的问题,另方面更需要从劣势的状况下取得资源.相关文献虽然有讨论到正当性的概念以及随创的策略,但却很少论述到该怎么做以取得正当性,以及正当性和随创手法、取得资源之间有什么关联.因此本研究将组织在劣势创新的状况下,该如何取得正当性及进一步取得资源
博物馆是进行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其社会教育目标就是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服务,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就如何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进行了探讨,根据观众的需求办好陈列展览,为观众营造一个整洁、美观、舒适、高雅的人文环境,提高讲解员的整体素质服务广大观众,推进博物馆的体制与机制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服务意识。
本文以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筹展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筹展中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结合实际,从展览投资决策(立项)→前期筹备→文本策划→初步设计→深化设计→施工布展→监理→竣工验收→展示评估等全过程实施项目管理,较好地实现了项目的目标。新馆基本陈列“自然·生命·人”在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以初评、终评均列第一的成绩,荣登“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构建展览体系是做好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环节,结合具体实践,本文将从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两方面着手,介绍一下绍兴博物馆的展陈情况。基本陈列以绍兴城市历史文化地理为地域范围,包括五县(市)、越城区,采用城市建制作为脉络,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优势。努力构建主题展览,配合各种节会活动举办书画、佛像、会稽铜镜、会稽砖铭、绍兴出土的墓志铭等专题展推出公益讲座8期,召开学术研讨会,免费为市民鉴定。征集有绍兴特色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