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肠腑病小肠气滞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dskvsaklf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古今文献中有关中医小肠腑病小肠气滞证的论述,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为今后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提供基础。并通过对20位中医专家进行咨询论证,以了解现代临床对小肠气滞证的症状范围的认识,及其治疗用药情况。经过临床调查研究,进一步确定小肠气滞证的证候特点,并总结出其证候分布特点和治疗用药规律等。
其他文献
目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推拿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兔的关节活动度、髌韧带性能的作用。方法:选用2~2.5kg的日本大耳白兔24只为实验动物,采用Videman造模方法造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实施推拿手法干预;经手术取材,取出髌韧带和股骨外髁关节软骨;检测髌韧带生物力学相关指标并统计分析。结果:推拿组经过10天的治疗后,髌韧带相关指标及股胫角均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正常组的水平。结论:推拿能够改善膝
亚健康状态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已逐渐成为21世纪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变化发展具有双向性和可逆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可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方向发展。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是阴阳二者之间暂时的失调或失衡,即阴阳失调,而中医推拿可通过各种相应的手法作用于人体,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对亚健康的预防和调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检索了大量相关文献及结合临床观察,认为脑为元神,奇恒之府,居于颅内,位于人体最高位;肝主疏泄,主风木之脏,为刚脏,主升、主动,具有调畅全身气机,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生理特点;大肠者,传化之腑,居腑之最下,糟粕汇集之处,司传化糟粕,具有泻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生理特点。大肠这一特点,对调控肝、脑的生理机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脏之浊阴之气得出,水谷精液得藏,脏腑得养,气机调畅,肝气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对于标准剂量的PPI治疗方案产生不完全或缺乏应答,持续表现严重而频繁的反流症状。研究证实CYP2C19酶主要参与药物的羟化代谢,CYP2C19酶表现为遗传多态性不同,酶的活性不同,影响着PPI在的体内代谢速度,但其是否参与了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尚缺乏直接、有力的证据。目前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以抑酸为主,PPI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其在体内的代谢
现行的间接温灸方法有采用艾灸盒、雷火灸盒、插签固定艾条灸及手工操作灸疗等方法对准穴位或体表进行施灸。不同的灸疗方法对缓解胃脘痛病人的疼痛及节能省力的效果是不同的。采用专利技术-恒温灸具与传统的艾灸盒艾灸并对胃脘痛患者的疼痛、节省耗材及护士劳力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该法操作简单、便捷、节省人力及耗材,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其中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的排便障碍称为慢性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constipation,CFC)。北京地区18~70岁成年人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而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发病率更高达10%以上。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本病的发病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Iy 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获得性代谢性应激相关的肝脏疾病。国外研究显示NAFLD已成为慢性肝病及肝酶异常的首要病因,普通成人该病的患病率达20%-33%,其中10%-30%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matohepatitis,NASH),后者lO年内肝硬化发生率15%-25%,而脂肪性肝硬化患者发
“病”是疾病全过程、普遍规律的综合诊断,“证”是疾病某一阶段、某一个体的临床诊断。“病证合一”的诊治模式是中医学历史长河中的一条主旋律,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病证合一”应具有怎样的内涵?本文通过追溯“病证合一”的历史源流,以及总结王坤根教授“病证合一”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试对这个问题进行探析。纵观两千多年的中医学发展史,“病证合一的诊疗模式大致经历了由中医病、中医证合,到西医病、中医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造成较大困扰,在其萎缩的基础上常伴肠上皮化生或者异型增生而与胃癌密切相关。胃癌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第二,在我国其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给患者造成了巨大伤害;由于其发病机制的不明确性,目前仍无针对性的一级预防措施,针对胃癌的二级预防是目前关注的热点。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对CAG的二级预防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理论缺乏创新、病机分析不明晰、
胃癌至今仍是全世界恶性肿瘤的重要死因,也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众多研究资料表明,胃粘膜细胞在发展成癌细胞之前往往经历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of gastric cancer,PLGC)的演变阶段,因此,及早识别和控制PLGC向胃癌的方面发展是防治胃癌的重要途径。课题组此前开展的Dys证候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NO:30572383)报告,D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