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例儿童肱骨课上骨折的治疗体会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i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共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3例,男45例,女18例;年龄3.5~12岁,平均6.3岁;左侧26例,右侧37例;伸直型55例,屈曲型8例;闭合性骨折55例,开放性骨折8例;跌伤50例,坠落伤10例,交通事故3例.根据Gartland骨折分型:Ⅰ型11例,Ⅱ型13例,Ⅲ型39例.11例Ⅰ型骨折全部采用石膏托固定于屈肘旋前位,4周摄X线片复查后拆除石膏托,保护下行肘关节功能锻炼.13例Ⅱ型骨折8例手法复位成功,予以石膏托固定于>90°屈肘及前臂旋前位,5例经两次手法复位未成功,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39例Ⅲ型骨折,其中5例屈型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天,所有39例手术内固定病人在术后2周后在保护下行功能锻炼,均在8周后摄片显示骨痂生长而拔除内固定.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屈曲体位椎间孔的面积变化,探讨其在侧路椎间孔镜术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正常正常成年人志愿者20例,年龄20-39岁,平均32.20岁;身高171-178cm,平均176.3cm;对其行腰椎标准侧位0°及20°、40°、60°、80°过屈位DR片,测量其不同体位DR片L1-S1椎间孔的截面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对比.并询问患者不同体位舒适度.
目的:探讨修复损伤关节囊和韧带在腕骨脱位及骨折-脱位治疗中的重要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克氏针固定骨折脱位,并结合锚钉修复损伤关节囊和韧带,术后采用改良Mayo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同时复查腕关节正侧位片,测量舟月角、桡月角及舟月间隙,以及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期间内未出
目的 将转染TGF-β3基因的BMSCs种植于蚕丝-胶原支架上,观察其用于兔ACL重建后关节腔内韧带再生和两端腱-骨愈合的情况。方法 40只12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4组进行双侧ACL重建:Auto组,以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ACL;S组,以单纯蚕丝-胶原支架重建ACL;S+C组,以BMSCs(转染GFP-Lentivirus,并稳定表达GFP)种植于蚕丝-胶原支架后用于ACL重建;S+C-T
目的:探讨重度颈椎源性眩晕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方法方法:对46例,1.有眩晕病史(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适(眼睛干、胀、涩或看东西模糊),出汗,心悸,高血压、头、颈肩痛,潮红及上肢麻木等症状);2.眩晕发病具有特殊诱发体位(起/卧床、翻身、转头、低头或仰头等头颈部活动动作;或颈椎处于某特殊体位而发病);3.影像学有颈椎失稳表现(颈椎不稳的判断标准相邻椎体间相对位移距离过伸
研究背景: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rosisi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即动脉灌注不足及静脉回流受限,伴骨内压升高的骨坏死。由于股骨头坏死发病因素和机理复杂多变,因此各种治疗方法和效果褒贬不一。如未经有效治疗,约80% 会在病后l~4年内进展至股骨头塌陷。需要行髋关节置换,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负担。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手术治疗的36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其中颈椎管内(n=10),胸椎管内(n=21),腰椎管内(n=5);肿瘤为硬膜外(n=5),髓外硬膜下(n=28),髓内(n=3)。据Frankle分级评价术前和术后神经功能状态;术后间隔1-3个月行DR观察骨愈合及脊柱畸形情况,如DR检查不能证实骨融合,则行CT扫描;间隔3-6
目的 考察心理护理工作对骨科患者早期恢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创伤骨科门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骨科常规护理手段,而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骨科患者心理状态而制定的心理护理措施。在早期(伤后1~2周)功能锻炼期间由责任护士对两组患者早期恢复锻炼依从性进行记录,记录共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三种。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结合术后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伴巨大脓肿的临疗效床,以期望获得脊柱结核更好的治愈率。方法: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结合术后一次或分次进行B超引导下前方脓肿穿刺引流并局部给化疗药物的方法在我院治疗的腰骶段脊柱结核伴腰大肌/髂窝巨大脓肿的12例患者,通过术后影像学及检验学指标的观察,分析,并通过与我院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患者单纯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using low tourniquet pressure,and find the superiority in rehabilitation post-operation.Methods:180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TKA
目的 探讨选用不可吸收线固定胫前肌外移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不可吸收线替代细钢丝固定胫前肌外移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结果 19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以门诊和电话、邮寄照片等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年,最长7年左右。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畸形明显改善,行走基本正常。根据疗效评判标准,优15足,良6足,可3足,差0足。结论 不可吸收线替代细钢丝固定胫前肌外移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固定牢固,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