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e of enzyme activities of fungi Fusarium oxysporum and lignin biodegradation to microplastics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_m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croplastics(<5mm)have intrinsic trait such as lesser density,hydrophobic surface,and high surface/volume ratio,that are able to be microbial colonization areas and hotpots of organic carbon transformation in ecosystems.
其他文献
在亚纳米尺度甚至分子尺度上调控富碳高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是实现富碳高分子材料应用至关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目前富碳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难点。本报告通过设计合适的单体结构以及对化学成键反应的控制,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构建富碳高分子材料,进而通过调控材料的热化学调控实现富碳高分子的石墨烯化,从而构建具有特定结构的石墨烯化富碳高分子。此类材料是一类全新的富碳高分子材料,不仅能作为电极材料用于高性能能源存储转化器件
给-受(D-A)型小分子为给体,与富勒烯衍生物(如PCBM)共混的两元体系作为活性层的本体异质结(BHJ)型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的效率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决定太阳能器件效率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Jsc)和填充因子(FF)。
给体和受体材料作为主要的活性层吸光材料是影响光电转换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材料的创新设计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提出了对称性破缺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非对称苯并二噻吩结构的共轭聚合物,相比于对称取代的同系物,在保证电流和填充因子的同时获得了更高的电压。
具有受体-给体-受体(简称A-D-A)结构的稠环电子受体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简称OSCs)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光伏性能,得到了领域内的广泛关注.我们通过调控该类分子内的电荷转移作用,设计合成了具有高性能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并基于此制备了高性能的OSCs.我们以ITIC 和IEIC 为基础,减弱或增强了分子内的电荷转移作用,设计合成了新型的受体材料,对其吸收光谱和分子能级进行了综合的调控.
共轭高分子半导体材料具有结构可控、较大的吸光截面和比表面积大等特点,表现出优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光催化分解水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光解水产氧作为光解水半反应之一,由于电子传递的步骤复杂以及需要较大的过电势,成为了限制利用光水解大规模生产清洁能源的主要障碍。
Anaerobic treatment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eating nanoplastics-contained wastewater,such as textile dyeing wastewater.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由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轮胎磨损颗粒(tirewear particles,TWP)污染问题日愈凸显.据统计,2002至2017年间,我国环境中TWP排放总量高达1308万吨.这些TWP中仅有0.1%会进入大气(粒径<10 μm),大多数会扩散到路边土壤中,部分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1].
塑料及其制品在工业、农业及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全球塑料制品年产量已达3.11 亿吨1.微塑料的化学性质稳定,通常直径在5 mm 以下2,可在环境中存在数百年至几千年,被视为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污染物.微塑料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的特性,易与生物体接触.
近年来,塑料及其碎片已被公认为淡水和海水环境的主要水质问题.除了由于摄入塑料对生物产生的物理危害,长期积累在水环境中的塑料在老化过程中产生的浸出物质的毒性值得探究.本研究以实验室紫外老化为主要方法,将市场上购买的农用聚乙烯塑料膜与可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1*1 cm)浸泡于去离子水和人工海水中,经100 W 汞灯(光功率密度:2.2~2.5 mW/cm2)照射不同时间后通过过滤得到塑料膜和浸出液.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粒径小(< 5 mm),分布广,难于回收,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对土壤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覆膜、废水灌溉是农田生态系统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物质循环及温室气体排放中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