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PAPP-A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中医脑病大师论坛与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ozhucew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的影响,观察其对病人梗死灶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102例急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分别采用针刺加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8天的颅脑CT平扫脑梗死体积的变化以及BartheI指数评分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PAPP-A水平的变化. 结果:两组疗后28天患者血清PAPP-A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疗后28天颅脑CT平扫,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且针刺组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28天BartheI日常生活指数评分较疗前明显升高,且针刺组优于常规对照组(P<0.01). 结论:针刺可明显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血清PAPP-A水平,降低其脑梗死体积,提高病人日常生活BI指数,发挥其防治急性脑梗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针刺通过降低血清中PAPP-A水平,减少对斑块内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减轻炎症反应,促使斑块由不稳定趋于稳定,从而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
其他文献
观察独活寄生三藤汤外洗,中药烫熨,电针治疗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采用Fugl Meyer简化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肿胀评定指标等对比分析三者治疗20天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独活寄生三藤汤外洗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中药烫熨,电针治疗组更有优势.外洗组治愈率加显效率70%,有效率30%,烫熨组治愈率加显效率60%,有效率40%,
目的:观察隔姜灸中脘联合涌泉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呃逆的近期疗效情况.方法:对31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采用隔姜灸中脘联合涌泉穴位贴敷治疗,隔姜灸中脘一般每次灸2-3壮,每日1次.将吴茱萸研磨成粉用醋调成糊状贴敷于双侧涌泉穴,4小时后取下,每日1次.直至患者呃逆停止.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治愈17例,占54.8%;显效5例,占16.1%;有效6例,占19.4%;无效3例,占9.7%.总有效率90.3%.结
目的:探索运用头针快速提插捻转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6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两组,头针快速提插法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组30例,普通头针组结合药物治疗的对照组30例,分别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评分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治疗前后两组MMSE、ADL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中成药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min,连续治疗4周;中成药组采用耳聋左慈丸,每次1丸,每日二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在疗效方面,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00%,中成药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
探讨针刺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损伤后的神经保护机制.通过观察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p-Akt表达的影响来揭示针刺对大鼠脑出血后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并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实验基础.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可以提高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能够增加p-Akt蛋白的表达,而这一作用可被LY294002阻断,提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能够激活Akt
目的:明确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9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简称针刺组),激动剂组四组.空白组12只大鼠;模型组、模型+针刺组(简称针刺组)、激动剂组各60只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针刺组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运用Western blot的检测方法,观察不同时相点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p-
目的:通过观察石甘散对癫痫大鼠模型,从而探讨石甘散对癫痫大鼠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石甘散组、石菖蒲组、甘松组,分别治疗1个月后观察6组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正常组、石菖蒲组、甘松组的阳性目标光密度值增高,有统计学意义,西药对照组、石甘散组阳性目标光密度值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与西药对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传统康复治疗等,此外治疗组采用头穴透刺治疗.结果:疗组在总疗效和改善Fugl-Meyer(FMA)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透刺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疗效显著.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方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初探.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自2014年7月到2015年8月间失眠门诊中肝郁化火型失眠首诊患者12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63).对照组给予氯硝西泮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郁安神方,疗程6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疗效(PSQI)、中医症候疗效情况、细胞因子(IL-1a,IL-
目的:探讨在双抗治疗基础上予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气虚血瘀证)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将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基础上予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TCD检查、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结果:治疗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