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因素的探讨

来源 :201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暨吉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l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因素。方法:详细收集、分析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因素。结果:60例患者中,有明显诱发因素的36例,无明显诱发因素的24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因素复杂,应深入探讨。
其他文献
慢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症状是以末梢循环衰竭引起的下肢末梢发冷、麻痹感、间歇性跛行或缺血性溃疡为主要症状的进行性动脉血栓性疾病。盐酸沙格雷酯可以改善末梢循环,并有助于改善伴随慢性动脉闭塞症产生的缺血性症状。本文为了有助于说明本药的疗效机理,从临床病理学角度研究了本药对慢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经皮组织氧分压、皮肤表面温度以及深层温度的效果。
背景:周围动脉疾病(PAD)是一种可以致残甚至导致死亡的常见疾病。患者大概有1/3的患者不适合传统手术血管重建,但可以采用干细胞治疗的办法。目标:在这篇系统回顾中,我们研究自体干细胞治疗PAD是否有效。办法:在Medline,Excerpta Medica,Cochrane数据库搜索2009年1月31日之前的关于干细胞治疗PAD的英文文献,包括采用对照与非对照,随机与非随机试验方法,内容包括自体骨
目的:探讨“有故无殒,亦无殒”理论在妊娠中晚期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我科收治的妊娠中晚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总结本类特殊人群合并本病的治疗问题。结果: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疗期间未发生出血等流产先兆。结论:在妊娠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过程中运用“有故无殒,亦无殒”的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院2008年2月~2008年12月采用微创技术-激光治疗156例,结果本组156例手术切口均愈合,无感染发生,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淋巴瘘。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IκBα在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表达及其抵当汤的调控作用。方法:以170只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根据下腔静脉结扎法制备DVT大鼠模型,排除各种原因死亡的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血栓模型对照组(B组)、穿王消炎片治疗组(C组)、复方丹参片治疗组(D组)和抵当汤治疗组(E组),每组30只,分别于术后1、3、7天取下腔静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巴曲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及静脉滴注巴曲酶进行治疗。结果:显效36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5.8%,2例无效,无效率为4.2%。1例出现皮肤紫斑,无皮肤过敏、牙龈出血,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巴曲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目的:探讨腔内介入联合同期手术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5例病人术前均行经皮胭静脉插管选择性步进法双下肢静脉造影术,腰麻或全麻下行患肢深静脉瓣膜包窄术及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和小腿交通支静脉离断术后,然后经左侧腹股沟手术切口内隐股静脉交汇处大隐静脉断端人路行左髂静脉病变的腔内介入治疗。结果:本组病人均成功进行了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共置入支架8枚,复查造影见左髂总静脉均恢复通畅。结论:腔
目的:研究和分析如何更安全更有效地应用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并能取得较好的长期疗效。方法: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我们选择了38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对这38位患者的54条下肢进行了静脉造影。结果:本组54条患肢全部进行了大隐静脉主干剥脱,39条患肢进行了小腿小隐静脉主干结扎和小隐静脉曲张团点式剥脱,切口为1-3处,切口长度为0.3-0.5cm。第一次泡沫硬化剂
目的:结合下肢静脉溃疡的特点,探讨静脉溃疡愈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共10处伤口的护理进行总结。所有伤口运用新的伤口护理技术,经评估、预防及控制感染、清创、选择合适敷料,配合心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本组10例溃疡全部愈合,其中6例15-30天愈合,2例45天愈合,1例75天愈合,1例160天愈合。1例完全愈合出院,其余均伤口缩小后,教会病人换药方法,带伤口出院,并嘱其定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深静脉血栓患者JAK2V617F突变情况。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SP)检测5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中是否存在JAK2V617F突变。结果:5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中未检出JAK2V617F突变。结论:JAK2V617F突变在吉林地区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不存在或发生率很低,可能不是引起吉林地区深静脉血栓疾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