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铯原子钟结构设计

来源 :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u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铯原子钟具有中长期稳定度好和环境敏感度低的优点,广泛用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针对导航卫星对星载铯原子钟的需求,开展了星载铯原子钟结构设计.铯束管采用传统磁选态方案,设计了小发散角铯炉、S形束光学和电子倍增器,实现铯原子的制备、跃迁与检测,信噪比满足中长期稳定度需求.采用集成化微波合成技术和数字伺服控制技术,设计了数字化星载铯原子钟电路.针对铯束管力学振动问题,对溅射离子泵等部件的悬臂结构进行了力学加固.为了增加整机的结构稳定性,采取了铯束管居中,电路模块环绕的布局方式.在轨飞行获得的稳定度为1.91E-12/1s,4.95E-14/100000s,验证了该结构设计的空间环境适应性,为星载铯原子钟后续在轨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授时技术目前应用广泛,其中接收机授时是普遍应用的高精度授时方式.接收机授时常用的授时校正方式分为两种:秒脉冲移相校正和时钟驯服校正.其中秒脉冲移相校正不进行晶振补偿,只通过秒脉冲移相进行相位补偿,其移相分辨率受限于接收机任务调度周期所使用的时钟频率,授时秒脉冲抖动较大;时钟驯服校正使用外接接收机作为频率参考源,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精确的秒脉冲作为频率标准,使用驯服技术对本地时钟源进行时钟驯服,以实现本
原子钟作为导航卫星的核心单机,是整个卫星导航系统实现PNT服务的基础.卫星钟的在轨性能评估是导航卫星在轨管理和在轨健康监测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使用的地面观测数据评估方法仅可以得到卫星工作钟的性能评估结果,对于热备钟的性能无法获取.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卫星遥测数据的热备钟长期稳定度评估方法,当在轨工作钟和热备钟长稳性能相当或工作钟性能优于热备钟时,可定性评估卫星热备钟的长期稳定度.
随着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的发展,IGS分析中心开始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播发卫星轨道钟差实时数据流,高精度、低延时的实时数据流为开展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GS实时流的PPP时间同步方法,分析IGS实时流对时间同步性能的影响,并构建时间同步测试系统,对本文所提方法的时间同步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PPP时间
随着军民用户越来越广泛的高精度导航服务需求,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迫切需要深入的研究与发展.天线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终端天线,其相位中心的精度显著影响系统的定位性能,故研究影响相位中心精度的影响因素,应用于导航卫星测距数据预处理中的相位中心归算方法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导航卫星系统较为常见的双自由度转动天线为例,研究了天线工作状态下,针对双自由度转动引起相位中心实时变化的问题,给出了双自由度转动天线相
在交通运营监管领域,辅助驾驶功能应用日益广泛.如何增强辅助驾驶神经网络模型的环境适应性,是提升交通运营监管精准性的关键问题.现有的辅助驾驶神经网络模型管理方法,一方面难以做到动态更新,另一方面由于模型较大难以在低成本硬件上运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路况和路径规划的辅助驾驶神经网络模型动态调度框架.首先,定义了由气象、光照、路面铺装等多因素组成的视觉路况,对每种视觉路况维护其最优的精简神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将引入激光星间链路,以实现高吞吐量和低传播延迟.由于卫星随轨道运动,如何安排激光星间链路是挑战之一.本文在无向图模型的基础上,将链路分配定义为一个受拓扑可靠性要求和节点度限制的多约束优化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可靠性约束的时延优化算法(RCDO),算法考虑了激光链路的可靠性,并以最小化数据传播时延为目标.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网络可靠性的前提下,该算法能最小化从
目前巡检机器人通常采用采集场景地图和激光雷达SLAM定位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在室内尤其是场景复杂的情况下非常有效,但在室外宽阔场地条件下,会出现有效激光点云较少导致定位失效或激光匹配效率较低导致无法高速行驶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巡检机器人的室内外多源融合导航定位算法,该方法以激光雷达为核心传感器,通过集成IMU、GNSS、OD等传感器增加数据观测源,结合预先采集的场景地图,采用数
针对电磁干扰、多径效应等客观因素造成的监测站原始观测数据异常的现实问题,采取数据合理性检验、信号质量监测、数据质量监测、一致性验证等组合检测方法,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逻辑判决和综合处理,实现监测站数据异常情况全面、准确的检测,为卫星精密定轨、系统完好性检测及信号增强处理提供真实、有效、可用的基础数据.本文通过监测接收机工作状态分析、数据测量值范围合理性检验、时间序列上拟合预测分析等方法,对接收机的状
无人机产业飞速发展并在城市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城市密集楼宇、管线环境下需要无人机高精度、高连续的时空保障.城市间的不明干扰导致GPS失效,因此本文将无人机与双目视觉相结合对位置和姿态信息进行恢复,提高单机自主定位的时空保障能力.针对无人机在城市中复杂管线环境下的自主定位问题,根据线路的重复低纹理特性和目前通用区域匹配算法运行时间长等问题,将单帧图像中提取的线特征转换为连续帧参数空间中的点特征,实
移动机器人目前已在军事、工业、民用等各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得到快速发展,定位导航技术是室内机器人实现智能化和完全自主移动的关键.移动机器人定位与导航技术很多,代表性有路标、红外、超声、激光、视觉以及SLAM等,但单一技术无法解决移动机器人所有场景下的定位导航应用.如SLAM技术是目前移动机器人室内定位导航的主流技术之一,很好地解决了室内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的精确定位与导航应用,而对于开阔室外空间,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