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er在慢性炎症向恶性肿瘤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 :2017中国生物材料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icer是核糖核酸酶Ⅲ家族成员之一,在RNAi途径中起着关键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能够切割双链RNA生成siRNA;切割miRNA前体生成miRNA;还能够切割一些长链非编码RNA.Dicer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表达降低,Dicer基因突变存在于多种肿瘤组织中.在肝脏或甲状腺肿完全敲除Dicer促进肿瘤发生.发现Dicer在一些慢性炎症(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慢性结肠炎)组织中表达也降低,提出Dicer表达降低是慢性炎症向肿瘤恶性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并深入研究了Dicer表达降低促进肿瘤发送发展的分子机理.
其他文献
本研究首先是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Hela细胞表面包裹正负聚电解质薄膜,然后在一层聚电解质薄膜的基础上进行碳酸钙和磷酸钙纳米颗粒的仿生壳化,进而不同包裹情况下的观察其生长运动能力,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的特征,同时也做了荧光染色和活死染色实验,观察其细胞骨架结构变化和活死情况,并且做细胞毒性试验考察仿生壳化所需材料对细胞的毒性,最后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评价纳米壳化抑制癌细胞的迁移性。本研
Escherichia.coli Nissle1917(EcN)来源于人体内肠道中的一种益生菌,在肠道良好的定植能力,对机体无病原性,并且能平衡肠道菌群,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活性,可减少促炎因子和相关肠道炎性标志物的分泌,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已被广泛用于免疫性结肠炎、假膜性结肠炎,急、慢性肠炎以及IBD预防和治疗的一种益生菌.本论文研究表明,采用壳聚糖-海藻酸钠层层自组装包埋EcN
心肌纤维化是一系列常见急性和慢性心肌疾病的特征之一,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为过度细胞外基质(ECM)沉积,最终导致心肌僵硬,心脏重构乃至心力衰竭.本文将研究miR-199a-Sp在Ang-Ⅱ处理的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及其对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明确miR-199a-Sp的作用靶基因,以及参导Ang-Ⅱ调控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miR-199a-Sp表达的信号通路。
目前对于可赋予细胞多样性先进功能的细胞涂层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论文发展了一种简易的方法,通过将由生物大分子组成的团聚体微滴自组装到单个细胞表面,从而使被柔性涂层包覆的细胞可以抵抗外界不利环境的侵害(如大肠杆菌诱导聚集及银纳米粒子诱导凋亡),同时,柔性涂层还可以帮助细胞从外界汲取营养成分维持其生理活动.更重要的是,这种柔性涂层可以在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从母代传递到子代.这种活体涂层为未来基于细胞的研究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在于表征可吸收聚乳酸防粘连膜植入家兔体内后组织反应的进程和演变,确定生物材料所产生的组织反应以及降解特性.本试验研究是根据国家标准GB/T16886.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的要求进行,将试验样品植入到家兔背部两侧的肌肉组织内,于植入后1周、4周、12周、26周、38周、52周分别处死动物,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样品周围组织炎性反应、囊腔及囊壁形成和降解情况,
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充当支架,给予细胞适宜生长繁殖的空间,细胞在支架上附着、生长、迁移,随着支架的降解,逐渐形成新组织.因此,支架需要模仿天然细胞外基质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为细胞提供条件,使得细胞可以黏附、生长、增殖等.材料表面结构的排列方式和尺度对细胞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的结构对细胞的行为影响不同。纳米取向纤维对细胞行为的影响更加显著,其原因是纤维尺度导细胞相应结
对开发的可注射MTA根管充填材料进行小鼠全身急性毒性和兔子骨埋植两类动物评价实验,考察其临床使用前的生物安全性.以BLAB/c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尾静脉注射给予浸提液,给予容积50ml·kg-1,空白组给予0.9%NaCl溶液作为对照.注射浸提液1d后,2d,3d后,实验组、空白组小鼠的体重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72h观察期时,实验组小鼠没有任何毒性反应症状.兔子骨埋植结果显示13周
本研究着重在p75NTR对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矿化分化能力的影响,结合其胞内-连接伙伴ⅡMage-D1, NGF高亲和力膜受体TrkA及其配体NGF,阐述p75NTR对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矿化分化能力影响的机制。为了解牙齿发生、发育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发展牙组织工程化牙齿提供实验基础。
在本研究中,原子力显微镜(AFM)对EC道接成像并进行分析以获得细胞屏障刺激剂诱导的EC局部力学性质的改变。同时,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来表征细胞骨架重构。本研究对两个生理相关的细胞屏障刺激剂:thrombin,一种有效的屏障破坏激动剂,导致EC屏障的破坏、肌动蛋白应力纤维形成和细胞间隙形成以及sphingosine-l-phosphate (S1P),通过活化的血小板和其它细胞中膜脂质的
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研究是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由于组织诱导性材料研究的超前性,目前的安全性试验评价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安全评价的实际需要.为了解决新型材料的安全性评价难题,一些新的安全性试验方法标准正在研究与制定过程中.本文在从事生物安全性试验评价的基础上,对研发阶段的材料样品应遵循的安全性评价策略,对拟上市注册的产品生物学试验项目的选择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为医疗器械材料研发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