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个别条款有待商榷

来源 :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八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qin274385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实施以来,其完整体系有力的保障了法医学人身伤情鉴定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客观性,更有助于提高法医临床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但是,《标准》自实施一年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个别条款还存在瑕疵,诸如条款对照存在不合理,条款缺项能否参照同类损伤,条款与“释义”不一,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标准》在实际操作当中可能会发现更多难以把握的地方,或是操作不统一的地方,建议相关部门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研究,然后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以便达到对《标准》执行的统一性。
其他文献
在工作中时有涉及中暑的损伤程度鉴定,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未对中暑损伤的损伤程度做出规定,给工作带来困扰,笔者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中暑损伤程度鉴定参照标准条款问题,
本案例通过对尸解照片及现场勘查照片的仔细分析,现场痕迹可以反映出死者系主动攀爬窗户,摔跌造成的第二次损伤。虽然两次损伤的部位部分一致,但第二次损伤程度更重,形成左颞叶、
会议
在2014年1月1日以前,对于跨部位损伤程度鉴定,旧鉴定标准中未明确相关释义及规定,部分地方法医临床实践中按跨部位损伤系数相加的有所应用,但都相当谨慎,且用之又少,检察院及
会议
本文介绍了一例比较特别的犯罪现场物证污染.认为尸表的生物物证有条件的要就地提取,加强对勘验提取器材及解剖室的管理,加强有关人员的防控DNA物证污染宣传教育,实验室要建立有
通过对案情分析,患者死亡后,家属将医方诉致法院。医方认为患者患有严重的老年性心肺疾患,死亡原因与其疾病和入院后感冒诱发疾病加剧有关,与医疗行为无关。经鉴定,认为经治医院存
会议
2014年新使用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秀顶者的额部范围,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编写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释义)和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组织编写的
会议
笔者遇到一例损伤程度鉴定,前后共行三次鉴定,都是受伤者提出,主要第一次鉴定意见和第二次鉴定意见不一致,要求第三次鉴定。第一次鉴定依据有不完善的地方,第二次鉴定存在依据不
会议
法医DNA技术又称法医物证学、法医遗传学、法医分子生物学,通称DNA鉴定技术,涉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统计学和计算机学等学科,是多门学科的交叉与应用.在
会议
本文报道1例利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呋喃丹投毒杀人的案例,经现场勘查、走访调查、尸体检验、病理组织学检验以及毒物分析,确定该案件为投毒杀人案。强烈呼吁县级公安机关加强
武某,男,34岁,2014年7月5日,与他人因琐事发生争执和肢体冲突,在冲突中武某被他人殴打颈部等处受伤,于次日行住院治疗.经法医学检查,本例拳击颈部致甲状软骨骨折、声带挫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