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养殖模式养殖半滑舌鳎效果的比较研究

来源 :2009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bill_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发展迅猛,成为水产业有活力的新兴产业,养殖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养殖方式已慢慢由粗放、半精养型向集约化、高密度、高产出养殖模式转变,形成了南方以网箱养鱼,北方以工厂化养鱼为主体的格局。本试验以半滑舌蹋为养殖对象,研究了两种养殖模式:工厂化封闭循环水养殖与流水养殖,对半滑舌蹋体质量增重、增重率、养殖池水质状况进行比较,旨在为工厂化封闭循环水养殖的发展提供一些实验数据,也为今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方向。
其他文献
铜藻是一种不连续分布在我国沿海的大型褐藻,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暖温带性海藻。铜藻作为保护区标志性的优势海洋生物物种,生物量也在不断下降,有的海藻场正在成片消失。所以,开展铜藻基本的繁殖生物学研究,对于重建这个海藻物种以及其他相关物种的海底植被都有重要的意义。此项研究的目的是以分布在我国南鹿列岛的野生铜藻为材料,研究其基本的有性繁殖规律,包括卵子的排放,受精过程,孢子体的培育等基本过程,为后续的种苗
曼氏无针乌贼俗称墨鱼、目鱼,隶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十腕目、乌贼科、无针乌贼属,在我国沿海分布较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通过对曼氏无针乌贼繁殖习性的观测、自然海区曼氏无针乌贼产卵附着物的调查以及不同产卵附着物附卵效果的试验,进行曼氏无针乌贼产卵场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以期为曼氏无针乌贼产卵场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黑鲷属鲈形目、鲷科、鲷属.又名黑加吉、海鲋,是一种名贵的海产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黑鲷为沿岸内湾性鱼类,食性很广,又是广温、广盐性的鱼类,是沿海增养殖优良品种.近年来,随着东海区和江苏省海洋人工放流规模的迅速加大,黑鲷苗种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迫切需要解决大规模繁育中遇到的诸多技术问题,2006年和2007年我们对黑鲷仔鱼高密度集约化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黑绸人工繁育中,以往传统的培育方法
三疣梭子蟹是分布于朝鲜半岛、日本函馆及中国近海,主要分布于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的大型经济游泳蟹类,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是世界梭子蟹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种类之一。由于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增殖放流计划的实施,三疣梭子蟹的苗种需求量快速增加。因此,研究三疣梭子蟹的繁殖力对于进一步了解目标生物及指导育苗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亲蟹
矛尾复虾虎鱼属鲈形目、虾虎鱼科、复虾虎鱼属,分布甚广,我国沿海以及朝鲜、日本直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等地的近海或咸淡水域均有分布,是虾虎鱼科中个体最大的鱼类之一,该鱼生长迅速、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在沿岸海域渔获中占有一定份额,经济价值较大。关于虾虎鱼生物学的研究,已有些报道,而对渤海矛尾复虾虎鱼的生殖力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为此笔者开展该鱼的个体生殖力研究,旨在为以后渤海矛尾复虾虎鱼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
半滑舌鳎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为我国近海底层的大型名贵经济鱼类。半滑舌鳎有其独特的生殖生物学特性,雌雄个体间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尤为性腺差别更为显著,雄性成熟精巢不管在体积还是重量上,只是成熟卵巢的1/200~1/900,因而导致雄鱼繁殖能力差,自然海区成熟卵子受精率不足10%,致使自然种群资源非常有限。本研究就半滑舌鳎卵巢发育周年变化和排精方式以及精子周年变化确定适宜的受精时间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拟穴青蟹是一种体型大、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的海水养殖蟹类之一。近年来,随着市场对青蟹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和养殖业者对人工生产青蟹苗种生长速度和养殖存活率认知度的提高,人工生产青蟹苗种在养殖用苗中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然而,就青蟹苗种的规模化生产现状而言,在生产的稳定性方面,尚无法与对虾、河蟹等品种相比。基础研究方面,尽管已有许多学者对青蟹苗种生产的饵料系列、饵料密度等生物因素及温度、盐度等非生物因素进行
鞍带石斑鱼,又名宽额鲈、龙胆石斑鱼,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及东南亚地区,是石斑鱼中个体最大的种类。鞍带石斑鱼属于暖水性中下层岛礁鱼类,适宜水温在20~ 35℃,对盐度适应范围广,在7~41之间均能生存,最适盐度在28~30左右。因该鱼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日本和我国港台地区很受消费者青睐,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食用、药用和观赏鱼类。工厂化养殖是当今较为先进的养殖模式,具有占地少,放养密度高,受自然
青蛤属帘蛤科双壳类,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贝类,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且附着后迁移能力差,生长快,产量高,两年即可达到商品规格,是一种理想的底栖贝类养殖品种。目前苗种繁殖和培育也相当成熟,但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区分布和不同养殖环境下青蛤的繁殖生物学是否存在差异还不得而知,因此本试验将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养殖环境下的青蛤繁殖生物学开展研究,以期为人工繁殖中的亲本选择和亲本培育及质量鉴定提供科学依
扁藻是海水养殖动物,特别是贝类,育苗期重要的基础饵料。在扁藻常规培养系统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其他微型生物污染。这些生物以其对扁藻的影响不同分为共生生物(有益)、混生生物和敌害生物(有害)。扁藻培养系统中微生态调控就是利用前两类生物来控制后一种生物对扁藻的危害。作者在扁藻保种过程中发现一种对扁藻有较大危害的微型藻类,被污染的扁藻藻液呈蓝绿色,镜检可见藻液中有大量的微型藻类,藻体呈圆形,光学显微镜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