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链DNA为模板合成铜纳米颗粒和量子点荧光猝灭用于DNA的免标记和灵敏检测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基于双链DNA选择性合成的新型铜纳米颗粒(dsDNA-CuNPs)的荧光性质的应用已有一些报导1,2,但是dsDNA-CuNPs的荧光量子产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方法的灵敏度.本文基于dsDNA-CuNPs的物理性质,设计了一种检测目标DNA的方法.首先在琼脂糖微珠上通过生物素和链酶亲和素的结合修饰上捕获探针,随后目标DNA与捕获探针杂交后被富集在微珠表面.然后杂交产物的粘性末端触发链式杂交放大反应(HCR),在微珠表面生成大量双链,进而合成CuNPs.离心分去上清,微珠表面的CuNPs被硝酸溶解,最后通过铜离子对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实现对目标DNA的检测.该方法结合了HCR的放大能力和铜离子对量子点的高效猝灭能力,灵敏度高,检出限为90 pM,并且此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以区分单碱基错配DNA.
其他文献
以冬小麦品种山农20号、济麦20号、山农紫麦1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利用Richards方程对不同粒位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比较、离析法测定不同粒位颖果成熟过程中胚乳细胞数量变化、
  铜是生命体必需元素,溶酶体中铜离子失衡会引发威尔森氏病等多种疾病。近年来,大量的荧光探针被设计用于检测Cu2+,但是其中大部分是针对整个细胞Cu2+的检测和成像,而选择性检
会议
  本实验利用蓖麻毒素[1]的适配子(RBA)作为识别元件,免修饰的金纳米粒子作为探针,在NaCl存在的条件下检测蓖麻毒素.RBA可以吸附到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从而保护其在NaCl存在的
会议
  纳米金比色法具有选择性优良、易于肉眼观察以及低成本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DNA、蛋白质和一些小分子物质的检测.基于纳米金比色法的优势,我们联合了等温扩增技术,对转
会议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一种由轻质元素(C、H、N、O、B、Si)组成的、共价键连接的、结构长程有序的晶体多孔材料。因此,COFs具有质量轻、高的比表
旋转填充床是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的核心装备,可强化气-液、液-液、气-液-固等多相体系的传质和混合过程。填料作为旋转填充床的核心构件,对相间传质有重要影响。但是在腐蚀性环境中传统填料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影响旋转填充床的正常运行。本论文针对装填有优良抗腐蚀性能的聚四氟乙烯(PTFE)填料的旋转填充床,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吸收体系及水脱氧物理解吸体系,研究了旋转床转速、液量、气量对有效传质比表
本课题是以硝酸银为前体,使用硼氢化钠和柠檬酸钠两种还原剂同时作用,以硼氢化钠为第一步还原剂,在硼氢化钠和柠檬酸钠共存的体系中还原硝酸银,以淀粉为保护剂,在柠檬酸钠的
  复合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基于碳纳米材料和金属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1石墨烯量子点(GQDs)作为一种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良好的生物相
会议
“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使得煤化工成为了我国化工行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而碳化钙(CaC2)工业作为煤化工的重要分支,却因其制备过程的高能耗性、下游产品的单一性以
  汞离子与银离子是两种常见的有毒金属污染物,能够对人体和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基于双功能链取代扩增及切口酶信号扩增技术,我们发展了一种汞离子与银离子的同时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