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土地整理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来源 :2014年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更为客观地反映土地整理中新增耕地质量. 方法:综合考虑成都平原区新增耕地质量的影响因子和与《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NY/T309-1996)的一致,针对成都平原水田和旱地的差异,采用排水条件(水田)、机耕条件、灌溉保证率、有机质、有效土层厚度、pH、土壤质地、阳离子交换量、速效钾、有效磷、平整程度(旱地)和水土流失情况(旱地)作为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 结果:新增耕地质量评价实现了数学方法和专家经验的结合,使所选的评价因子既能够反映成都平原的耕地质量,又避免一些贡献不大的因子参与评价,从而增加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模型的计算得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和满意性指标均满足完全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一致,这一方法应用于成都平原较为理想.
其他文献
汞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较缓慢,但其污染持续时间较长,能够长距离运输、短距离沉降而引起全球的汞迁移,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冶炼行业作为我国除燃煤外的第二大排汞
通过在邯郸市进行的2015年1、4、7、10四个代表月的PM2.5环境样品采集,经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元素进行测定,分析了邯郸市PM2.5中重金属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运用富集因子分析
利用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在华北背景地区-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开展亚微米气溶胶(NR-PM1)化学组分及粒径分布的连续观测实验,观测时段为2015年10月17日
目的:了解农村改厕的影响因素及效益,为促进改厕,改善农村环境提供依据.方法:2011-07/08,分层随机抽取300户农户,调查农户家庭年收入、户主文化程度、主要收入来源、厕所类型和
近年来国家针对频繁出现的大气污染现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管力度。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中确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
分析了无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根据松耦合变压器结构特点,对变压器一二次侧进行电容补偿,理论推导原、副边补偿电容的取值.研究表明:选取合适的副边补偿
目的:了解成都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改善农村环境提供依据. 方法:于2011-07/08分层随机抽取成都市3个县,15个乡镇,60个行政村300户农户进行农村环境卫生学调查并采集土壤
为了更好地区分广东省大气臭氧浓度变化中气象条件与源排放因素的影响,使用中尺度气象模型WRF与三维空气质量模型CAMx,通过固定污染源排放清单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气象因素
PM2.5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也严重影响大气能见度,有效监测其空间分布对污染防治及研究人体健康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遥感技术估算地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加灸法配合低频调制中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将本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