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上终板后部损伤是腰椎椎间融合器后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ling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的间隙上终板后部损伤与术后融合器后移的相关性,并探究导致该损伤的可能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腰椎TLIF的352例患者病历资料,男169例,女183例;年龄39~78岁,平均54.3岁;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腰椎管狭窄症184例,腰椎I度和(或)II度滑脱症107例。于术后第3天摄腰椎正位、侧位X线片及CT扫描重建检查,于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按术后有无发生融合器后移将352例分为融合器移位组及未移位组,分析两组病例的个体特异性因素和融合节段终板损伤情况。结果 352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融合器后移(6/352,1.7%),所有后移均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15~58d)。。融合器移位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诊断、融合节段数、体重指数等因素无显著相关性。每个移位病例均在术后第3天的腰椎CT扫描矢状位重建图像中发现减压侧融合间隙上终板的后部损伤,损伤高度从3mm到6 mm不等,该损伤致使后方椎间隙增大,从而可能诱导融合器后移的发生。融合器后移病例组术后减压侧后方椎间隙高度显著高于融合器未移位组(11.3 mm v.s.6.3 mm,P<0.05),且其与非减压侧的椎间隙后方高度差值显著大于融合器未移位组(P<0.05)。所有6例融合器后移者术后减压侧后方椎间隙高度接近或超过所植入的融合器高度,而终板损伤在后方椎间隙高度增加中的贡献比重超过50%。间隙上终板后部损伤与术前融合间隙终板形态相关,术前减压侧终板形态为双凹形的较终板形态为直线形及或梨形的受损几率更高,受损程度更重。此外,术前减压侧后方椎间隙高度越小,术后间隙上终板损伤程度亦更重。结论终板损伤导致的融合节段椎间隙后方高度增大是发生融合器后移的关键因素,而术前减压侧终板形态为双凹形及椎间隙高度较小增加了该侧上终板后部损伤的风险。减压侧行椎间融合操作前未行对侧椎间隙预撑开、椎间撑开器的旋转、试模及融合器的撞击可能是造成该终板后部损伤的原因,因此预防术中融合间隙终板的医原性损伤可能是杜绝融合器后移发生的主要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锁稳定型椎间融合器前路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并治疗的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分别进
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87C196KC为主处理器的TSC型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器,并给出了实验结果。控制器采用改进的“九域图法”控制策略,避免了投切振荡。通过对三相电压、电流信
随着气象现代化的推进,新型自动站和业务软件的全面启用减轻了气象测报人员的巨大压力。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台站现用的BUFR版台站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ISOS)在软件安装、业务
《世说新语》被鲁迅先生称为“名士底教科书”,是一部极具时代特色的魏晋志人小说。值得注意的是,在《世说新语》所塑造的名士群像中,不仅有方正醇厚的贤达、玉树临风的才子
本文首先通过对否定及否定句的论述,界定了否定句的划分依据,然后根据汉语否定句的特点,主要论述了现代汉语中带有“不”和“没(有)”类否定句及双重否定句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目的对疏风解毒胶囊进行拆方研究,研究清热解毒组分、解表组分及其配伍组合分别对急性肺炎模型大鼠血清免疫系统的影响,从而分析疏风解毒胶囊配伍合理性。方法疏风解毒胶囊拆
虽然目前为止存在大量关于韩国语副词格助词“(?)”和“(?)”的意义对比研究,但是通过对比其异同点进而归纳分析“(?)”和“(?)”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及规则的研究尤显不足。
翻译活动由来已久,译者地位却并非从一开始就得到关注。传统的翻译理论一直试图把译者束缚于忠实的教条中,认为原文作者是绝对权威,而把译者置于边缘化地位。上世纪七十年代
以红旗坡农场和依杆旗乡果园内的红富士苹果树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5株同龄树上不同部位的新叶和功能叶为试验材料,采用SPAD-502Plus叶绿素测定仪,连续2年定期快速测定了新叶
全世界每年地震频发,而我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更是地震的多发国,近几年即发生了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灾难性地震。桥梁作为交通工程的重要咽喉,在历次较大的地震中均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