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分析法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述关联分析法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以基本的方剂数据集为例,阐明关联分析法中项集、支持度计数、关联规则及其支持度与置信度等术语的基本概念,说明该方法运用于方剂配伍理论研究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法,以期加深中医研究者对此方法的理解,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以中医"治未病"养生调摄、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发的理念,贯穿于老年代谢综合征病变全过程。方法:选择仅代谢成分异常组、伴靶器官损害组、出院后患者组与西医组进行随机对比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中医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大部分理化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其中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治疗后组间比较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养生调摄强化生活管理加中医辩证用药能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平治疗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L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等疗效指标的改变,评估冠心平治疗CHD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索其抗氧化、抗炎症反应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0例符合条件的CHD心绞痛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基础治疗加用冠心平片
目的:观察复方威灵仙颗粒对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临床疗效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6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复方威灵仙颗粒(每日一剂,分2次服)及别嘌呤醇片(每次100mg,一日三次),8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及临床疗效、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方威灵仙颗粒组与别嘌呤醇组治疗后的血尿酸均较治疗前有明显
目的:初步探讨"脑心综合征"可能的发生机制,并阐释心安颗粒治疗脑心综合征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Zea longa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以心电图及心肌细胞动作电位APD50、APD90、ERP、APA、VMax为观察指标,以心安颗粒及稳心颗粒作为干预药物,观察治疗前后MCAO大鼠心电图、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改变.结果:(1)各组大鼠心电图术前:各组大鼠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术后:假手
Objective: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calycosin on cardiac dysfunc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calycosins angiogenesis-promoting activity Methods: Adult male Sprague-Dawley (SD) rats were randomly
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不经昏倒而仅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主症的一类疾病.文章阐明,中风病位在脑,与心、脾、肝、肾密切相关,其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张崇泉教授认为中风恢复期宜从益气通络法辨治,并以益气通络为基本治法,总结出中风恢复期益气通络辨治五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益气通络,息风化痰法;益气活血,清肝泻火法;益气通络,养阴平肝法;益气活血,健脾养
文章介绍了8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气虚失温、络脉绌急,气虚寒凝、经脉闭阻,气虚邪侵、络息成积等方面进行中药治疗,从疗效评定标准心功能级别的改善、临床疗效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两方面探讨了治疗结果,并就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与心气虚证、冠心病与淤血阻络证、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气虚伤络证等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黄文权主任医师擅长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妇科、儿科及肿瘤放化疗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潜药精妙,善用经方,治验颇多,文章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该病病情缠绵,易反复发作,黄师认为该病多与湿邪蕴结脾胃大肠所致,实证居多,但久则脾胃受损,而成本虚标实之势,故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而选用参苓白术散来调节胃肠,从而起到抗菌、消炎、促进胃粘膜吸收、组织修复的作用,疗效显著;荨麻疹多由风、热之邪致病
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近年研究提示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D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由于氧化应激反应是促进DN进展的重要因素,而PTX又是一种抗氧化剂,我们应用大鼠DN模型研究PTX对DN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在该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使用链脲菌素建立大
会议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变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2010年,出席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MICAD)的学者发布了由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IA)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联合工作组提供的报告初稿,沿用25年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即将更新,足见AD研究的不确定性和临床诊断的难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