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的管理和运用水平

来源 :2017年第八届中国铁路电气化技术装备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er08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西高铁是山西省境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线路,供电段作为铁路供电部门,必须保证高铁接触网高质量运行.要维护好接触网设备,必须保证巡视到位,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高速铁路是全封闭线路,白天人员无法上线巡视,夜间巡视受视线限制巡视效果不理想,而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2C装置)很好地解决了白天无法巡视的问题.2C巡检作为一种新兴的接触网设备巡视方式,运用还不成熟,对它的使用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针对目前2C装置运用水平不高的问题,本文从设备使用、人员管理、工作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检修作业方式、检修调试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探讨,并对接触网隔离开关检修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故障和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法和解决措施,通过多专业联合来检修调试接触网隔离开关的新作业模式,不仅提高了接触网隔离开关检修作业的效率,也为日后高铁设备检修维护提供了新思路.
在接触网故障抢修中,无论是高铁还是普铁,在抢修过程中都涉及多专业、各环节的配合,即供电、工务、机务、车务、地方供电局等专业的配合。由于现代铁路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各专业中影响接触网安全运行的因素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如接触网自身的问题、公路跨越、铁路之间的相互跨越、高压电力线跨越、顶涵过轨、路基捣固、施工改造及其他外部原因等。接触网故障抢修中各专业、环节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直接关系到故障抢修的质量与
针对武广高铁发生的地回流烧伤变电所馈出供电线预绞式耐张线夹并引起断线跳闸及所内设备烧毁的故障,本文通过对故障现场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架空地线下锚安装方式.
本文以太原局管内大西高铁线、石太客运专线、韩原线、太中银线、瓦日线、南同蒲线使用的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为例,依据运营现状,对其问题初步探讨分析,剖析问题原因,列出对应的措施,并提出一些建议,供接触网专业同行们参考.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列车时速可达250~350km.为保证列车平稳运行、取流稳定同时减少接触网线路硬点,在牵引供电系统中分相处普遍采用关节式电分相.然而高速列车通过关节式电分相设备时,往往产生过电压,引起弓网拉弧现象,甚至导致牵引变电所出现跳闸,对电气化铁路运营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针对大西高铁关节式电分相出现的过电压现象,认真分析原因,并结合现场实际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具体的措施.结果表明
宝成线接触网承力索设备运行达16年之久,由于自身材质不良、安装工艺不标准、运行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给承力索埋下很多安全隐患.为切实防止承力索电气烧伤引起供电中断事故,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本文分析宝成线接触网设备安装及运营维护状态,研究承力索、接触线载流原理,总结引起设备故障的原因,从选材安装及人员检修、维护的角度出发,制定问题整改措施,确保设备运行质量.
乌鲁木齐铁路局库尔勒供电段管辖的南疆铁路吐(鲁番)托(克逊)区段的10kV电力贯通(自闭)线路,地处素有“风城”之称的托克逊县境内,夏季地表温度高达70℃,冬季环境温度低于-45℃,全年有近150天处于6级以上大风的气候环境,瞬间最高风力可达19级.近年来,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发生的电力设备故障,该段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实践,有效遏制了风害风灾对行车生产供电设备的影响,初步实现吐(鲁番)托(克逊)区段
本文介绍了BR711接触网多功能综合作业车的基本性能和特点,对车辆的操作、作业机具的操作提出自己的看法.BR711接触网多功能综合作业车是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制造的、专门适用于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修的重要维修设备,对提高我国电气化铁路检修手段现代化、自动化、机械化最具重要意义,对推动电气化铁路检修技术水平、提高劳动效率和应急处理能力具有现实意义,将加强接触网多功能综合作业车的管理,充分发
山区电气化铁路区段隧道渗水,在冬季形成冰柱,时刻威胁接触网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研究,制订出科学有效的整改方案,有效减少了此类危害,确保了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铁路10kV自闭贯通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是保证铁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铁路10kV自闭贯通电力线路一旦出现故障,需要快速、准确定位出故障区段,缩短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结合铁路10kV自闭贯通电力线路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线路上电、短路故障电流、停电信号的综合判断方法,可实现一次过流判断,适用于多种运行情况的故障判断,并应用现代通信、计算机技术组建新型故障定位系统,实现故障点的自动定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