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集成播出前端监测系统网络化探讨与实践

来源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2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阐述了在推动三网融合、发展智慧广电背景下,广播电视集成播出前端监测系统进行网络化转型所带来的优势.结合建设实践经验,从广播电视播出前端监测系统构成和网络化信息系统两个方面,探讨了监测系统网络化的特点及组网方式,针对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依靠现有防护技术,给出安全加固建议.
其他文献
目前,3D显示器件越来越多,串扰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评价其显示效果.采用双目摄像头模拟人眼自然状态下拍摄裸眼3D屏幕画面,采用模拟理想信号输入主动激励的方式来分析串扰量对于主通道设定输出的影响,从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上进行了新的尝试.
本文按照《C频段广播电视卫星接收站与5G基站干扰协调实施办法(试行)》进行了C频段广播电视卫星接收站的干扰防护试验,并对不同程度的干扰提了操作建议.
随着各级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平台业务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和变革,对监测监管数据的存储、管理和使用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减小现有监测系统间技术架构、数据格式的差异性,降低“烟囱式”系统间的集成和协作成本、提高数据资源的一致性和复用性,本文对基于监测监管业务的数据中台进行了架构设计,以期数据中台能够为监测监管业务提供支撑服务,为提升监测监管效率助力.
本文介绍了广电“高新视频”的概念,并分析其业务体验质量及指标,得出为满足其大带宽、低时延的网络承载需求,需要建设具备网络切片与MEC能力的5G网络,最后分别阐述了网络切片及MEC的技术架构.
本文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探讨了电子声学增强系统对建筑声学参量测量值的影响及具体表现.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启思.
中波广播频率为531-1602kHz,通常中波广播发射天线采用单板子天线形式,天线高度为0.2-0.5λ.因此,中波广播台站需要建设高度较高(60-150m)的铁塔作为发射天线,通常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无法实现机动性要求.近年来,随着气球技术的发展,气球系留缆绳发射天线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国内已经开发出甚低频大功率气球系留缆绳天线,可发射100kW以上功率.受此启发,针对应急中波广播对中波天线机动性
随着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已经在众多省份深入推行实施,对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农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对农村广播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部分地区农村广播存在节目匮乏、转播内容单一、自办节目质量参差不齐、节目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推广政务云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依托省级政务云平台设计“村村响”省级广播节目融合共
运用当今成熟的现代化测绘技术、仿真-虚拟等信息技术,以《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等为指导,在统一时空基准下采集加工制作,使台站各个功能部件、各种地上、地下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精准的二、三维描述,建设数字化台站,为智慧化台站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广下,EPC总承包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工程建设领域的主流建设模式,在信息化大数据高速发展的环境中,传统的EPC总承包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模式不同数量级的EPC总承包需求如雨后春笋般开辟新的市场.但这种总承包模式存在信息采集多样化、管理溯源复杂多向、数据实效性不足、可信度不高等问题.本文通过介绍使用5G-EPC-PDM计算机软件在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有效解决
网络安全事件分级是制定详细网络安全事件管理方案的第一步工作,也是支撑网络安全事件处置的基础.对广播电视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分级管理时,需要在现行的网络安全事件分级通用法律法规或国家标准的指导下,考虑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相关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广播电视系统特性、实际组织架构以及应急处置可操作性等多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安全事件分级策略.本文结合上述考虑因素,详细讨论广播电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