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循环泵耐磨蚀防护工艺研究及应用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行业第十二届无损检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nu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硫循环泵在石膏固相物以及高含量Cl-等腐蚀性浆液中运行时,将发生磨损和气蚀和腐蚀,导致叶轮、泵壳等发生损伤,脱硫循环泵出力降低,引起检修和维护成本增加.本研究针对脱硫循环泵的磨损和腐蚀问题进行研究,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抗磨耐蚀涂层,通过对涂层组织结构的分析以及对比分析WC金属陶瓷涂层和NiCr金属陶瓷涂层的结合强度、冲蚀磨损、磨粒磨损、气蚀和点蚀等试验开发耐磨防护涂层制备工艺,试验结果表明:2种涂层结合强度相近;WC金属陶瓷涂层具有较高的抗冲蚀磨损性能,但其抗腐蚀能力较NiCr金属陶瓷涂层低;两种涂层的耐磨防护性能明显高于2205双相不锈钢基体.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在经焊接修复后的叶轮、泵壳表面喷涂NiCr金属陶瓷涂层,经过2.5年的运行后,涂层完整,无剥落等现象发生,有效提高了脱硫循环泵的使用寿命.
其他文献
针对我公司CWF煤粉秤用户的不断增加,分布区域越来越广,设备管理缺乏有效的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技术的远程管理方式,对CWF煤粉秤进行分布式的统一管理,给出了系统总体架构和监控终端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也给出了上位机组态软件的功能和主要画面,同时比较了有线通信方案和无线通信方案曲线图来验证无线通信方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比较表明采用GPRS技术对CWF煤粉秤进行设备远程管理实现了从现行的定期维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发展,各种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及控制软件在大型水泥厂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重点介绍了各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及系统如何在水泥生产线上实现集成应用。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统、窑专家优化系统、全自动实验室系统、生料质量控制系统、智能马达控制中心、伽马射线在线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和系统。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能耗,节省投资及运营成本的目的。
针对我国能源资源相对匮乏,水泥企业一直为高能耗行业的现状,本文提出了电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来实现水泥企业的节能降耗,该方案可以为企业用电精确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可以及时发现计量装置故障和异常情况,提高现场设备的管理水平;可以实现远程抄表功能,提高了工作人员抄表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可以算出单位产量能耗用电。本为还通过建立回转窑系统的模型,分析其耗电量多的原因,给出中控员节能的指导建议,最后希望通过控
喷墨印刷技术正在中国的瓷砖企业快速发展,预测不久的将来,中国瓷砖企业将有1000台以上的喷墨印刷设备投入使用,瓷砖的装饰技术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标准化的墨水将拥有每年75-160亿元的大市场,喷墨印刷设备也将拥有30-60亿元的市场。喷墨印刷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对版对色”的研发模式与生产方式,这项全新的技术将给中国瓷砖企业增加40-640亿元的附加值。
当前卫生陶瓷生产技术进步面临着新的课题主要是省人化,节能化,减量化,低成本化及超节水便器(连体便器)的研制与生产。
通过笔者的个人经历的阐述,介绍了水泥行业数字化建设的过程,通过市场定位、品牌建设、信息系统构建了水泥网络平台。
近年来,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项目的开展,国家电网公司对钢管塔的法兰盘安全服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阵列涡流具有检测速度快,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测盲区小,灵敏高等多种优点。针对法兰盘颈根部位专门设计的R角柔性阵列涡流检测探头可以很好消除法兰自身不同而给信号造成的偏差,减小了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人员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采用宏观分析、力学分析、化学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某电厂亚临界电站锅炉的屏式过热器联箱左侧三通与直管焊口裂纹(材质为12CrIMoV)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三通裂纹起源于原始焊接缺陷,扩展中与再热裂纹相连,最终发生泄漏。结构不合理、原始焊接缺陷、焊接规范过大、焊接残余应力过大是造成泄漏的主要诱因。
秦山第二核电站3号机组高压缸在检修中发现,缸体厚度过渡区域存在裂纹缺陷,该缺陷对核电机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本文在高压缸缸体裂纹焊接修复技术难点分析基础上,通过焊接工艺试验、组织性能试验,开展了ZGl5Cr2Mo1高压缸缸体裂纹缺陷焊接修复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镍基焊材获得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为505MPa,焊接接头经正弯、背弯后无裂纹,焊缝冲击吸收功为150J,焊缝组织为奥氏体,接头组织性
通过金相、碳复型萃取、TEM、EDS等方法对600℃服役约45000小时的P122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影响P122钢高温服役退化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服役45000小时后P122焊缝金属较服役前的组织结构发生很大变化:(1)大量Laves相在晶界和板条界沉淀析出呈链状分布;(2)M23C6型碳化物发生粗化;(3)Z相以消耗MX为代价在晶界和亚晶界沉淀析出。沉淀相粗化导致强化效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