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D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检测意义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hao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mtDNA)拷贝数改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AM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的mtDNA;以20例正常人外周血为对照,评估mtDNA (ND1单拷贝基因)拷贝数和核基因组hGB的相对值在AML中检测的意义.结果 初发或复发/难治AM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液中mtDNA相对拷贝数显著高于治疗后缓解组(p<0.001);而同一患者外周血与骨髓液中mtDNA相对含量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介入治疗医疗费用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将CSP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病灶清除36例为研究组,与同期甲氨蝶呤+甲酰四氢叶酸+病灶清除2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医疗费用分布及差异.结果:①医疗总费用分布特征:最大值、最小值、25%分位、75%分位、<10000元占比、10000-15000元占比、> 15000元占比,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6
Background: Recently, Fertility sparing surgerys are widely applied in patients with epithelial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Some epidemiologic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prognosis and results of fertility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在大子宫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大连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且子宫大小为孕12周及以上患者共114例,其中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者54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
目的:探讨足内侧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踇及前足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12年12月共治疗29例踇及前足背皮肤缺损,皮肤缺损面积为2cm×3cm-5cm×8cm.采用足内侧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行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本组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24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及色泽良好,不臃肿,耐磨性好,恢复正常行走功能.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愈合较满意.
目的 提高对臂丛恶性神经鞘瘤(MPNSTs)的认识,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方法 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例经病理证实的臂丛MPNST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 臂丛MPNSTs的中位年龄为42岁,40%为女性患者.1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治疗的有4例(26%).随访期内,全组患者死亡2
会议
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对EB病毒(EBV)阳性DLBCL的年龄限定为大于50岁的老年患者。多数研究显示,老年EBV阳性DLBCL常提示预后不良。最近研究显示,小于50岁的年轻EBV阳性DLBCL患者同样存在。但年轻EBV阳性DLBCL的预后价值报道不一。本研究探讨EBV阳性DLBCL的预后价值及其与患者年龄的关系。方法 我们收集了250例2006年7月至2014年12
Purposes We evaluated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iRNAs and Th17 cytokines in multiple myeloma (MM) patients.Methods Twenty-seven newly diagnosed myeloma patients and eight normal donors were
目的 阐明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s)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同病期中的数量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在介导ALL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中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初发未治、治疗后缓解和复发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DSCs细胞的比例,并定量PCR方法检测Foxp3mRNA的表达水平,以健康人外周血为正常对照;同时分离不同病期ALL患者的MDSC细胞与健康人T淋巴细胞共培养,观察其抑
目的 研究不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microRNAs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通过构建VEGF过表达和VEGF低表达的慢病毒载体,感染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和U937细胞后,提取RNA,并检测microRNAs表达谱,并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由于基因表达谱(GEP)价格昂贵且难以常规开展,基于免疫组织化学(IHC)的IHC分型通过检测细胞起源(COO)相关蛋白表达,可近似的翻译GEP信息,并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和非GCB型。在单纯化疗时代,GCB型预后显著优于非GCB型。在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化学免疫治疗时代,GCB型与非GCB型预后差异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