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夹芯构件的现场错位散斑检测尝试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i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激光错位散斑技术对航空航天蜂窝制件进行了现场检测。当测试对象由人工缺陷样件换成大型的飞行器部件,检测地点换成储存这些部件的工业大厂房时,原本一流的检测设备可能不再灵敏、好用,甚至难以调节到实验室中平常检测所呈现的正常状态。本文描述了现场检测中的一些干扰因素及解决措施。本文提供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措施是有效的,此类现场检测是成功的。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CrNiMo钢在450,470,485,500,520,和538℃下的1%初始预应变的应力松弛行为,并将松弛的应力-时间关系转换为蠕变速率-应力关系,同时通过LM形式的归一化方法,使不同温度的实验数据归一到同一条数据带上。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的实验可以良好的归一在一条数据带上,通过归一化后得到的归一化曲线可以推导较低温度下的蠕变数据,拓宽低温下的松弛蠕变速率涵盖范围,使松弛应力降低到一
本文采用超声疲劳实验系统对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进行对称循环加载疲劳试验,研究其在超长寿命区间(107-109周次)的疲劳寿命及失效机理。结果表明,相同疲劳寿命下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相比母材下降了57%,加载应力越低,疲劳寿命越长,在超高周疲劳区间仍然会发生疲劳破坏,断口电镜观察发现焊接缺陷(气孔)是诱发疲劳裂纹萌生的主要原因。为揭示焊接缺陷对焊接接头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技术研究了气孔对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连接件疲劳危险点附近应力应变实测数据估算其疲劳寿命的等效SSF法,以解决连接件局部外载荷未知情况下连接件的疲劳寿命估算问题。本方法首先通过少量几个点的应变实测值,反演连接件的钉传载荷(Pdx,Pdy)。将紧固孔周围区域∧边界上n个节点的载荷(Pix,Piy)与钉载看成是一个自平衡力系。即:{Pdx+n∑i=1Pix=0Pdx+n∑i=1Piy=0n∑i=1(xiPiy-yiPix
微合金化是高性能铝合金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相关机理研究是目前铝合金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以Al-Cu合金作为模型材料,对比研究了微量元素Sc和Sn的微合金化作用,及其对材料强度、延性和断裂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c在Al-Cu合金中的微合金化作用机理为Sc原子在Al2Cu析出相界面的偏聚,通过降低界面能抑制了析出相长大,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善了材料的变形行为;Sn的微合金化作用
扭力轴是履带车辆悬挂系统中重要的结构部件,用以减轻车辆运动时地面对车体的冲击,因此,扭力轴往往受到扭转疲劳载荷的往复作用而易发生断裂失效。本文针对扭力轴的若干冷加工工艺参量的变化,研究了某型车辆扭力轴花键部位冷打加工及扭杆预扭处理对扭力轴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扭力轴花键部位加工处理的不同工艺参数,采用三点弯曲方法研究了扭力轴花键部位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抗力,结合扫描电镜对疲劳断
本文主要采用微区电化学中的局部交流阻抗(LEIS)技术研究了双相不锈钢表面缺陷的存在与氢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表面缺陷对氢析出过程有非常大的影响,当充氢电流密度从30 μA/cm2增加到90 μA/cm2时,缺陷处的阻抗值非常低,几乎为零,与电流为10 μA/cm2时的阻抗相比,变化不明显。当外加充氢电流密度超过90 μA/cm2后,缺陷处的氢渗透速度非常快以至于产生氢气,同时也
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中,由于重量和功能的要求,出现大量由金属与复合材料相连的连接结构,铆接是其中的一种常用连接方式。当这种连接结构长期承受某一外载荷作用时,由于钉孔处存在应力集中,在铆接处局部区域的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都承受较大应力,使其存在严重的应力腐蚀。当这种铆接结构处于恶劣环境如盐雾环境下时,又会在铆接部位产生盐雾腐蚀。应力腐蚀和盐雾腐蚀都会导致铆接部位材料的力学性能的退化,从而影响连接结构的
会议
孔冷挤压技术通过人为引进的残余压应力分布有效降低了飞机紧固件应力集中部位周围的拉应力,延长了裂纹萌生时间,提高了飞机结构件疲劳强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中,而且作为一种延寿措施,也用于飞机的维护和修理中。由于挤压成形过程中孔周围的应力变化十分复杂,对于挤压失效机理以及疲劳寿命估算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利用弹塑性理论和弹塑性有限元软件对挤压孔的应力应变场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根据弹
铆钉连接在航空工程中是一种重要的连接方式,铆接接头也是影响飞机结构疲劳寿命的关键部位,其应力场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为了探明干涉量对铆钉连接件应力分布的影响,选取航空航天工程中常用的带板连接件,计算得到了不同干涉量情况下铆钉孔周应力分布,发现其应力危险点随干涉量的增大而远离孔周.在1.5%干涉量情况下,应力危险点相对于零间隙配合偏移孔周约3.21mm.同时,得到了不同干涉量情况下危险点的应力-时间历
缺口应力法(如Verify方法)已经得到了轨道车辆制造行业的广泛认同.但是高速转向架仍然存在构架疲劳评估一致性问题,动荷安全性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结合中国高铁运用特殊性,必须正确认知欧系车辆技术创新及局限性.若转向架稳定裕度不充裕,则轴箱横向动荷增大,接近或超过轴箱轴承的最大轴向试验载荷.若抗蛇行高频阻抗过强,后位车体与电机悬挂之间瞬时横向加速度相关性出现非线性奇异变化,造成高速列车稳定鲁棒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