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副鼻窦炎临床与影像学诊断

来源 :2007年全国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霉菌性副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征象,探讨霉菌性副鼻窦炎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副鼻窦炎。结果:全组病例以回缩性涕血或脓血涕为主要症状。17例CT显示病变的鼻窦腔内不均匀的密度增高影,其中15例在上颌窦腔内可见斑块、斑点状钙化影,与窦壁无关,为霉菌性鼻窦炎的特征性表现;5例伴有上颌窦壁骨质增生硬化;2例伴有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变薄。其中5例行。MRI检查,MRI显示病变中央为低信号,T2信号比T1信号更低,周围为明显长T2高信号。结论:霉菌性副鼻窦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有赖于病理。CT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MRI评估病变窦腔外受累及与肿瘤鉴别优于CT。
其他文献
接受手术的患者,往往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非常需要人们的关心与安慰,尤其是得到医务人员的帮助和安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及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模式也不断的发生更新。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越来在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显现出重要性。手术室护士通过围手术期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可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同时良好的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能更好地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确立,从而能更好的实施人性
喉罩(LMA)是一种新型的气道管理麻醉技术,它是一种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问的一种新型维持呼吸道通气的装置。通过喉罩患者既可自主呼吸,又能实施正压通气,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各种各样的手术过程。在眼外科手术中,LMA可有效地解决麻醉中呼吸管理的难题。手术室护士应熟悉LMA的结构,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围,并予以积极护理配合,提高LMA置入的成功率。现总结医院LMA成功置入的护理经验:采用LMA
沟通与交流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重要课题,沟通方法正确可以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事与愿违。一种成功的沟通方法可使双方均可获得信息,使人与人之间获得谅解,在工作中科室与科室之间获得默契,更重要使人心情愉悦,增强对工作的信心,如何正确使用沟通与流,作者在多年工作中得到很多经验和教训,也使认识到认真做好交流和沟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和效果。
镜手术是泌尿外科中常见的一种检查和治疗方法,其手术损伤小、术程短,膀胱尿道镜是最早用于直接观察人体内器官的器械,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通过膀胱镜检查,可以了解膀胱、输尿管口、男性的前列腺及尿道的情况,由于x线、B超都有其局限制性,及很小的肿瘤或异物无法经上述检查得知,或者已知有膀胱肿瘤必须进一步了解的排尿不畅、查看前列腺大小、尿道有无狭窄及不明原因的血尿等,都可以由膀胱镜检查获的讯息。
目前,支气管动脉栓塞已成为治疗急诊和复发大咯血的首选方法。1973年,Remy等首先报道了这个技术,随后的研究也证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本文对支气管动脉解剖、支气管动脉栓塞、栓塞物质及合并症等内容进行了简述。
目的:在HRCT图像上测量正常成人蒲氏间隙(Prussak’space)的宽度,提供胆脂瘤早期诊断参考。方法:60例正常成人耳部(男和女各30例)做冠状位HRCT扫描,测量锤骨颈外缘至鼓室盾板尖端的距离(相当于蒲氏间隙宽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测量值在1~1.5 mm之间,平均(1.22±0.098)mm。平均值分别为:男性左耳(1.193±0.021)mm;男性右耳(1.227±0.019)
目的:显示功能区和白质纤维束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位于幕上运动功能区或运动传导通路的脑肿瘤患者25例,均为右利手。采用1.5T磁共振仪,8通道头线圈。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使用SE-EPI序列,15个方向上施加弥散梯度,b=1000 s/mm2。DTI显示肿瘤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结果:肿瘤与白质纤维束之间关系:5例脑膜瘤对白质纤维束推移,20例
目的:探讨MRI对线粒体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例病理证实为线粒体脑病患者的脑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例患者脑内病灶多发,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变多呈对称性,同时累及灰质和白质,位于颞顶枕叶后部及基底节等处,并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结论:线粒体脑病少见,MRI表现多样,当MRI表现为灰质异常信号、不典型梗塞或白质病变且合并临床难以解释的多系统症状时,应考虑到该病的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枝供血的3D MRA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塞患者75例,均做了MRI和3D TOF MRA,着重观察MRA中的侧枝代偿供血情况。结果:75例患者的3D TOF MRA均发现大脑中动脉起始段(M1)闭塞,同侧的大脑后动脉颞下后支及P4段出现增粗、延长、分支增多的表现,而多数患者同侧的大脑前动脉走行方向、管径粗细、分支情况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大脑中动脉M
目的:评价DWI扩散成像序列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SE序列T1加权、T2加权及FLAIR序列和DWI序列扫描,比较T2加权、FLAIR序列、DWI序列在显示脑梗死病灶中的差异。结果:39例病人在T2加权共显示病灶172个,FLAIR像共显示病灶286个,而21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26个病灶,是在行DWI扫描时才清楚地显示出其内部结构,边界及形态的大小,最终被确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