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滴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来源 :第19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ob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泻是许多疾痫都可引起的一种症状,其病理基础为肠道在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刺激下,黏膜发炎、水肿,肠分泌及运动功能亢进,出现稀便和便频等症。而秋季腹泻患儿80%病例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为轮状病毒。在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治疗上,倡导以预防和纠正脱水为主,辩证饮食,慎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止泻药物等新的治疗理念,正在被临床广泛接受。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采用儿茶滴丸治疗120例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从全球医药卫生工作的开展状况看,药师从事的临床药学服务与医师的诊疗服务、护士的护理服务一起组成了医疗机构卫生服务的核心,是各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HIS系统被逐渐推行。该院自2004年11月开始实行门诊知生工作站处方电子化。电子处方就是患者就诊、医生开方均实现无纸化,一切由电脑记录保存,患者在医生接诊后,持医疗手册到收费处交费后即可做相关医疗诊治(化验、取药)。2007年5月1日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出台后,该院自上而下组织全院医、护、药人员认真学习其内容,并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对电了处方的格式及录入进行
医疗机构制剂的存生与发展,是目前医院药学工作者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几乎所有医院药学工作者认为医院制剂继续存在是必要的,同时其发展必将前景光明,总的指导原则是:“控制规模,保证质量,创造特色,开发新药”。但是随着我国医药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深化,医药市场逐步发展和完善,医院制剂将面临更高、更严的要求,对于儿童医院制剂的存在与发展也是如此,因此,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儿童医院制剂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其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医院中它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其应用已经涵盖了人、财、物的各个方面,不管是挂号、开处方、划价、收费、取药、医疗、检验、放射等都可见到计算机的身影。它的发展标志着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该院药库自2001年开始了计算机管理,取消了手工帐册,将帐目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
在我国缺医少药的年代,医院药师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他们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方面满足了临床治疗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为医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临床医学的日新月异,对医院药学和药师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发展新型的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如何为患者和临床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当今药学界专家讨论和交流的热点。
药物治疗是儿童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儿童正处于迅速生长的发育期,生理特点独特,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性和敏感性,药动学、药效学与成年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合理用药一直是儿科治疗工作中既重又复杂的问题。本文就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在门诊药房配发药物时,患者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概述。
近十余年来中药注射液用于儿科静脉滴注有了飞速的发展,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取得了较好疗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药注射剂安全系数大,特别适合应用婴幼儿,但随着临床药学和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深入,加上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累及器官广泛,有的甚至引起死亡,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使用情况,分析婴幼儿应用中药注射液静滴引发安全性问题的
目前临床不合理用药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普遍棘手的一大难题,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使用,滥用现象普遍存在,包括使用抗菌药物无适应症,围手术期用药时间不合理,使用周期长,药物选择及给药途径不恰当,联合用药无指征及频繁的换药等,这些问题已促成治疗成本与不良事件的攀升,通过随机抽查2005年珠海市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处方情况,注射剂使用率达57.66%,其中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达61%,儿科、呼吸科、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使
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阶段,个体差异大且病情变化快,故小儿用药除了不同年龄用药剂量不同以外,还因脏器功能发育未成熟等原因其用法、药物的副作用等也与成人不同,故在儿科药物治疗中,尤其要注意其合理用药。
在药物制剂领域,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相当广泛,目前,高分子材料不仅在普通制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控释、缓释及靶向制剂中发展迅速。其应用研究以及新材料的研发,将有力推动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市场潜力与利润空间相当广阔,因此,高分子材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研究值得重点关注。本文将对高分子材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作较为全面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