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研究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氧化应激能够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维生素A、C、E 以及微量元素(硒、铁、锌、硒、铜、锰)是膳食中重要的抗氧化成分,而膳食抗氧化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膳食抗氧化维生素(维生素A、C、E)和微量元素(铁、锌、硒、铜、锰)摄入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2146 名病例和2270 名对照.病例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对照来自大学附属医院非肿瘤科室的病人和社区常住居民,与病例组按照性别和年龄(±5 岁)频数匹配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参与者.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收集资料,采用结构化问卷和食物频率问卷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膳食摄入情况以及其他非膳食因素.按对照组的膳食营养素摄入分布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四组,以最低摄入组为参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膳食抗氧化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关联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并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膳食维生素A、维生素C 以及维生素E 的摄入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保护因素.与最低摄入组相比,维生素A、C、E 的最高摄入组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降低了22%、24%、50%的(P 趋势<0.05). 膳食硒和铜摄入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保护因素,而锌的摄入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P 趋势<0.05).膳食铁和锰的摄入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无统计学关联.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显示,维生素E、硒和铜摄入在男性和女性中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呈负相关,但是,维生素A 和维生素C 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负相关关系以及膳食锌与结直肠发病风险的正相关关系仅在男性中发现.结论 膳食维生素A、维生素C 以及维生素E 的摄入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保护因素.膳食硒和铜的摄入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而膳食锌的摄入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膳食铁和铜的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关联.
其他文献
目的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其预后差且病因未明.研究表明口腔菌群与食管癌存在一定相关性,识别食管鳞癌癌前病变患者的口腔菌群特征并探索二者潜在关联对于食管鳞癌的病因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食管癌早期筛查及其防控提供相关依据和新思路.方法 选取2017 年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食管癌筛查队列40-69 岁人群,其中正常人60 例,食管鳞状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60 例,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25
目的 全国性的资料完整的临床病例数据库对于临床研究、科研管理乃至国家医疗科技战略的制定而言都是宝贵的数据资源,然而目前我国并没有完善的全国性数据库.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 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 database)以资料全面,更新及时著称,常被临床医生用作肿瘤的大数据研究,探索SEER 数据库在科研及
目的 探讨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在Ⅲ期胃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分析MSI 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262 例Ⅲ期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胃癌肿瘤组织中碱基错配修复蛋白(mismatch repair protein,MMRP)(MLH1,MSH2,MSH6,PMS2)的表达,评价其MSI 情况.采用卡方检验
目的 蛋白磷酸酶2A 的调节亚基B(Protein Phosphatase 2 Regulatory Subunit Balpha,PPP2R3A)作为PP2A 的一个调节亚基,既能参与PP2A 的活性调节,还参与了肿瘤相关的信号蛋白的调节.本研究过表达蛋白PPP2R3A 对肝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癌组织及癌周组织中PPP2R3A 表达,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过表
Objective The current study estimated the risk of developing second primary cancers(SPCs)among long-term survivors of initial primary breast cancer(IPBC)and identified risk factors to build an externa
目的 探讨术前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肝转移的预测价值,并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及预后营养指数(PNI)的预测价值进行比较.方法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0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82 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S
目的 利用横断面研究并评估hrHPV(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基因分型技术(HPV16、HPV18 和其它高危型12 种hrHPV)在子宫颈高发区的分布特征.方法 基于我国子宫颈癌高发区的进行子宫颈癌筛查,以年龄为20-65 岁、具有完整子宫颈、有性生活史、自愿参加子宫颈癌筛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纳入标准的9,217 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o
Objective Gastric cancer is a highly aggressive malignancy with high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In our prior study,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microRNA and mRNA profiling of gastric cancer(GC)rev
目的 砷虽是一种国际公认的致癌物,但其致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通过观察低剂量砷诱导条件下抑癌基因p16、p53 的表达程度及其启动子区的组蛋白H3K9Ac、H3K27Ac 和Sirt1 的富集程度,探讨砷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02)增殖的机制,为低剂量砷致癌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CCK-8 实验检测砷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砷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用RT-qPCR 检测
目的 砷是人类致癌物.组蛋白修饰参与致癌作用的各个阶段.本文研究组蛋白修饰水平与砷暴露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在山西省和吉林省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居住超过10 年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饮用水样和即时尿液,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饮水砷浓度和尿砷浓度;采集调查对象外周静脉血并提取白细胞组蛋白,利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H2AK119ub、H2BK120Ac、H2BK120ub、H3K4me3、H3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