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术分析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在安全排查碘过敏高危人群中的运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3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排查碘过敏高危人群,提高判断准确率,为CT增强扫描中使用碘造影剂做好正确引导,减少使用碘剂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及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 对2016年3月至6月7200例前来做CT增强的患者在注射碘造影剂前进行宣教和碘过敏排查,将过敏体质患者10例及曾经做过碘造影剂注射后出现过不良反应的40例患者进行登记为碘过敏高危人群。将此50例碘过敏高危人群在过敏反应科进行抽血采样,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检测。 结果 根据检测报告诊断有5例患者对碘造影剂中的碘剂过敏,其中2例为过敏体质患者,3例为肿瘤患者。结论 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诊断注射碘造影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是否为碘过敏反应还是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用于评估碘过敏反应发生的风险,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碘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同时也避免了因碘过敏试验而诱发过敏反应的风险,降低使用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为碘造影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长期随访(5~15年),利用X线与MRI评估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后远端未融合节段椎间盘是否会发生退行性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平均年龄18.9岁,范围:12~35岁)接受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且获得平均7.2年(范围:5~14.5年)随访的脊柱侧凸患者病例资料.脊柱冠、矢状面形态改变的评估指标包括:胸椎侧凸角,腰椎侧凸角,脊柱整体冠状面平衡,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脊
目的 探讨应用以桡动脉深支皮支为蒂的鼻烟窝皮瓣修复手背、手掌、腕背、腕掌、虎口、拇指近节、第1掌骨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6年07月我们采用以桡动脉深支皮支为蒂的鼻烟窝皮瓣修复手背、手掌、腕背、腕掌、虎口、拇指近节、第1掌骨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14例.皮瓣切取面积为10.0 cm x3.5 cm~5.5 cm x3.5cm,15例皮瓣供区均直接拉拢缝
目的 探讨HRCT图像中病理为腺癌的肺混杂磨玻璃结节和其实性成分的大小对其病理等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病理为腺癌的混杂磨玻璃结节的HRCT数据,将结节分为浸润前病变组(AAH和AIS共5例)、微浸润病变组(MIA共11例)和浸润性病变组(IAC共39例),分别测量肺窗结节的长径和体积(DWTLW和VWTLW)、肺窗结节实性成分的长径和体积(DSCLW和VSCLW)、纵隔窗结节的长径和体
Objective. Andersson lesions (ALs) associated with long-standing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is difficult to detect early due to vague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the diagnosis is mainly based on radi
Objectives:To compare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125I seeds continuous low-dose-rate (CLDR) radiation and 60Co γ-ray highdose-rate (HDR) radiation o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cells. Methods:A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病理性椎体骨折患者80例,都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在术前、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进行预后判断与MRI检查分析. 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椎体前缘与椎体中部高度明显高于术前,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之间的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snapshot freezing (SSF) technic-a novel vendor-specific motion-correction algorithm -on image quality in different heart rate by a cardiac phantom experimental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扣带皮层灰质结构的异常形态学改变。 方法:收集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及3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及疾病相关资料收集、认知量表测试、并行MRI脑结构形态学检查,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进行数据处理,并基于感兴趣区域(ROI)分析来观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扣带皮层灰质结构的异常改
目的:探讨及评价定量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quntitative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qDCE-MRI)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在肺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学证实肺部占位性病变,行1.5T DCE-MRI检查,行血管参照模型和参考区域模型对比分析恶性、良性病变非参检验的定量参数. 结果:在血管参照模型: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间Kt
目的 探讨血吸虫钙化性肝病的CT分型与肝脾测量和生化指标的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CT发现肝内钙化并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血吸虫肝病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进行CT征象及肝脾测量和临床资料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50例比较;由2名高职医师根据CT所见肝内钙化的形态及分布对血吸虫肝病组进行分型(Ⅰ-Ⅳ型). 结果 实验组100例中,Ⅰ型(27例)、Ⅱ型(42例)、Ⅲ型(19例)、Ⅳ型(12例);其中,Ⅰ-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