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三电平SVPWM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电气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w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三电平的拓扑结构及其SVPWM的简化算法,将传统两电平逆变器的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算法应用于三电平逆变器,减少了算法的运算量。利用电机全阶闭环转子磁链观测器,实现了三电平拓扑结构下异步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算法。工业现场采用 55 kW 和1 000 kW三相异步电机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实现简单,性能优越,能够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对结霜工况下空气源热泵系统动态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结霜工况条件下空气源热泵空调器的动态性能、循环参数、蒸发器结霜量及结霜厚度。实验数据与数值预测结果的比较表明,在结霜循环后期,蒸发器表面霜层厚度快速生长,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热泵系统动态性能及循环参数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在霜层匀速生长段符合度较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而在结霜循环后期,霜层快速生长,
本文针对R23/R134a,R23/R600a,R23/R125,R23/R14混合工质在Lind-Hampson循环下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一套要求制得-60℃的单级压缩节流回热循环系统。通过NIST8.0软件改变工质成分和运行压比,研究其对循环的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借助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并以FLUENT软件为数值计算平台,采用K-ε紊流模型对冷藏汽车车厢内部的三维稳态空气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通与实验测量结果比较,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最低温度点出现在车箱入口处,最高温度点出现在后上部,热流在垂直方向的扩散较之水平方向明显的多,在车箱的壁面处温度梯度变化比较明显。
制冷系统稳态仿真软件在企业产品设计中的深入应用对于软件的灵活性等提出了高要求。本文在分析传统仿真软件挑战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组件的制冷系统仿真架构,并阐述了相关数据对象及系统求解算法。
纳米冷冻机油可用于提高制冷机的效率和可靠性。对采用分光光度法评估纳米粉体在冷冻机油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的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该方法对所制备的几种纳米冷冻机油进行了测试。主要结论包括:(1)可利用纳米冷冻机油的吸收光谱特征评价纳米粉体在冷冻机油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2)分散剂复配方案、研磨及超声振荡温度和时间等对纳米冷冻冷冻机油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3)粒子浓度大于5g/L的纳米冷冻机油将“负偏离
针对微通道内流动沸腾过程中出现的振荡现象,引入了水力空化概念,并据此设计了两种不同水力直径、带空化入口结构的微通道。通过沸腾换热实验研究,带空化入口微通道内的流动沸腾未出现不稳定现象。结果表明较窄的通道沸腾换热系数较大,且加热功率相同时流量的增加会导致沸腾段液相含量的增加,反而抑制沸腾。最后,利用增强模型基本形式,通过数值迭代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本实验的饱和流动沸腾两相换热预测实验关联式,预测误差在±
保持换热面热流密度、气体进口压力、温度、流量、液体进口温度恒定,通过改变气动式喷嘴液体进口压力及质量流量,研究了液体进口压力及液体质量流量对换热面表温度及表面温度的均匀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优的液体质量流量及液体进口压力,使得换热面表面温度最低,换热能力最强;增加液体质量流量使得表面温度方差呈抛物线趋势变化,存在最优的质量流量点使得表面温度均匀性较好;液体进口压力和气体进口压力相近时,表
本文建立了以集总参数法为基础,以蒸发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制冷系统动态仿真模型。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等核心部件利用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部件模型,并采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完成整个制冷系统的动态仿真。该模型可模拟计算蒸发器出口两相等非正常工况,并解决了以往非正常工况动态仿真中易出现的模拟结果振荡问题,在模拟蒸发器出口两相时能够实现模型的平滑转换。实验验证表明,该模型
在高性能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中,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机参数的辨识精度;同时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中的转速估算,同样要依赖于电机参数。本文从异步电机等效电路出发,结合电机自身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双DSP 控制系统,利用变频器实现异步电动机离线参数辨识的方法。仿真和实验证明,该方法实用性很强,可以为无速度传感器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提供高精度的参数。
本文首先分析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自然过调制特性,然后针对SVPWM的DSP 实现提出了一种新的过调制算法。该算法可以在不降低控制性能的前提下大大减少计算量,而且可以将SVPWM的线性调制和过调制计算统一起来。它能够实现参考电压和输出基波相电压的线性控制,最大限度地利用直流电压并且保证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低。Matlab 仿真研究和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