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治理:经济法治理范式之新选择

来源 :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二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治理强调作为元治理作用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等多元主体形成互动性的治理网络,以共同参与、平等对话、民主协商、互动合作的方式来应对和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以期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治理与社会整体利益存在的勾连关系表现为:公共治理实质上是政府让渡部分权力给公民社会,联合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等具有多元利益需求的互动性的治理网络,通过"共治"的网络合作管理模式,促成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其提供了两种层面上思维性资源,一是实现主体上的多元化,二是干预手段上的柔化.将其引入经济法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其目的是为了将经济法的价值目标-------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并为其提供全新的治理范式.
其他文献
经济法的人本主义包括价值取向上实质公平优于形式公平、主体地位上侧重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结构上的平衡协调、制度目标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执法手段的协商性执法.经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而十八大也同样强调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法治思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日前透露,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约1.3万亿,养老金制度并不成功。一位与会政府官员则认为,不应过分担心空账问题,如果出现养老金赤字,
本文从关注2013年北京市工商局查处餐饮行业格式条款这一案例开始,指出分析本案例的意义.由于市场监督行为获得社会确信需要法律制度依托,作者分别从民法、行政法角度对案例
随着"包容性"理念的发展,以法治推进包容性经济、政治制度渐成深化改革的共识,基于此,笔者曾提出"包容性法治"概念.本文对经济法治的包容性问题作进一步探讨,认为包容性经济
经济法概念是了解和研究中国社会经济法治状态不可回避的基本概念.这一概念有没有清晰的内涵和外延,直接影响到使用该概念的社会效果.长期以来,经济法的概念呈现万花筒状,说
国家主义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经济法理论的基本范式,它具有时代的进步和合理性,又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且已对经济法发展形成制约.新的理论范式既要超越国家主义,又不应是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our research work in GSM half-rate coding system for the pan-Europeandigital mobile cellular radio system.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sp
德国克鲁斯公司(CLOOS)开发的新型冷焊技术,可应用于各种材质的薄板焊接,如铝、不锈钢、镀锌板和钢的薄板焊接。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减少对母材的热输入,从而减少焊接变形(保护
6月16日,马建堂副省长在全省统计系统经济分析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宋秀岩省长作出重要批示:“建堂同志:讲话很好,经济分析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所提出的意见很有针对性,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