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参与、互动型设计课教学的尝试--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的探索

来源 :2007年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与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设计课教学改革的社会实践参与尝试,分析了教学的目标和方法以及课程内容与概要,探讨了教学的成果与自评。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钢铁工业烧结过程中SO2的排放规律,设计了一套分析测定装置,针对不同的添加熔剂和燃料的烧结料以及铁精矿等混匀料,在升温至1200℃过程中及1000℃和1100℃恒温条件下硫的转化行为及排放规律,做了有针对性的试验,得出了不同烧结配料,在不同温度下的SO2的排放规律,分析了加热温度、碱度等对于SO2排放的影响趋势,探索了各种因素对于SO2排放的作用机制,以及试验现象与脱硫反应之间的规律.在1
本文采用FLUENT软件中的DPM颗粒模型模拟了撞击流反应器内的三维气固两相流场,分析了单侧颗粒进料时的整体压力损失、单侧颗粒进料时的喷嘴轴线上颗粒运动特征,以及双侧颗粒进料时反应器内的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和颗粒浓度分布.模拟结果与相应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喷嘴内颗粒速度先随气流流动而增加,随后减小,在气流撞击面上颗粒仍保持较大速度,颗粒因而可以渗透入另一股逆向气流,但是速度急剧
本文通过对当前钢铁工业水网络现状的分析,拟将数字化水网技术应用于钢铁企业。利用硬件平台搭建和计算机软件编程实现水网络的在线监测、诊断和预警功能。
对高发射率涂料在热风炉蓄热室应用的节能效果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应用高发射率涂料后,可使热风炉热风温度升高23.57℃,烟气温度降低19.02℃;模拟结果接近现场工业应用数据,定量的说明了涂料对热风炉传热过程的作用.对涂料在热风炉内使用的节能机理进行分析,得出涂料的应用可提高格子砖的蓄热能力及表面温度,强化送风期的对流传热和燃烧期的辐射传热.
AGDP概念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先进生产力等特征,代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或生产方式。本文以表征钢铁工业的技术先进率的指标体系为例,通过对首钢数据的整理分析,实证了AGDP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先进率的变化趋势印证了历史事实,说明表征钢铁工业先进率指标体系是科学合理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钢铁工业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实现钢铁工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文33沙三上是典型的深层低渗油藏,初期采用大井距基础井网,长井段合注合采,油藏长期处于“注不进、采不出”的状况。针对开发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在开展了精细油藏描述、开发调整技术经济政策研究、缩小注采井距逐层段上返注水开发先导试验及主导工艺技术等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缩小注采井距、逐层段上返注水开发思路,对油藏进行调理,解决了深层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难的问题,取得了明显效果。文33沙三上通过调整实现了
河南油田聚合物驱攻关研究始于“六五”,针对油藏规模小、井网不规划、储层非均质严重、油藏温度高、水驱采出程度高等特点,通过对合理流度比控制技术、产品评价优选与黏度稳定技术、井网调整技术和全过程调剖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了适合河南油田油藏特点的高温厚油层聚合物驱油技术.从“九五”开始到2007年底,先后在15个区块实施聚合物驱,已累注聚合物干粉30256t,累积增油108×104t,根据已转后续水
胜利油田化学驱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92年和2003年率先开展了三元复合驱和二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在复合驱基础理论、数值模拟及矿场注入、动态规律认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本文对胜利油田复合驱技术的室内研究、矿场试验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胜利油田开展三元复合驱、二元复合驱的优势及不利条件进行了对比,指出在目前条件下无碱二元复合驱是技术发展方向。针对二元驱中表面活性剂与原油构效关系敏感
中原油田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动用地质储量2.02×108t,占总动用储量的39.1%,针对该类油藏非均质严重、水驱动用状况差、水驱采收率低的问题,开展了长岩心多层水驱油实验,注水井分层启动压力、不同类型储层合理注采井网、同一层系内合理注采厚度等研究,确定了中渗油藏细分重组技术政策.按照渗透率级差控制在6倍以内的原则,对胡状集等13个单元进行了细分重组调整,都取得了明显的调整效果.
陈堡油田是受构造控制,局部受岩性影响的油气富集程度较高的复杂断块砂岩油藏。针对开发初期所暴露出的问题和矛盾,及时改变早期制定的逐层上返的开发方式,走细分层开发之路,同时加大新技术应用。在深化地质研究与细分层开发技术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将早期的五套层系逐步细分到十套,并对天然能量不足的油藏及时转为注水开发;对Kt13厚层块状油藏在隔夹层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水平井与常规井组合开采,构成立体交叉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