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

来源 :第六届全国再生医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gyj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15只健康太湖梅山猪,明胶海绵栓寒冠状动脉(LAD)建立猪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心梗后未予以特殊处理;B组为心梗后3h经冠状动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1×101组;C组为心梗后3h后连续5d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 μ g/d。各组均在各项处理措施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并在不同时间点以Powerlab+Millar压力导管、磁共振(MRI)检测分析心脏功能变化。心梗后第4w获取猪心,测量心梗面积,vWF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心肌血管密度。 结果:C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包括左心室发展压(LNDP)、左室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dp/ dtmax,-dp/dtmax)以及舒张末期室壁厚度(EDWT)、每搏输出量(SV)在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C组实验终点测量心梗面积显著低于其他两组。C组MMP-9.TNF—α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TIMP-1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法提示C组与其余两组相比,心肌血管密度明显增加。 结论:1.心梗后急性期骨髓干细胞动员能下调MMP-9/TIMP-1比例,从而抑制左心室基质的重构。2.心梗后急性期骨髓干细胞动员能下调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从而抑制左心室重构的进展。3.心梗后急性期骨髓干细胞动员能促进心梗区毛细血管生成,增加缺血心肌的灌注,从而改善心功能,抑制左室重构。
其他文献
嗅鞘细胞是近年由基础转化到临床的最具修复中枢神经系统病损潜力的细胞类型之一其在脊髓损伤中的积极治疗作用已经被多个医疗研究中心证实,作用机制包括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神
会议
“养老型住宅的需求非常可观。中国已经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今年老年人比重将超过总户籍人口的15%。远远超过国际上有关老龄化城市的比例。”“未富先老”的国情下,这一不断
细胞学治疗作为神经修复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部分国家己经成功应用于临床,并获得一定的疗效。我国在临床细胞学治疗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走在国际前列。为使我国细胞学治疗
一件件感人至深的居家往事,一位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情本色,一个个红色家庭中年轻一代的成长历程。让我们走进这些红色家庭,去感受那些伟人们在家庭生活中鲜明的个性
目的:探讨成体干细胞治疗运动神经元病(MND)的可行性。方法:对我科2008年5月~2010年3月住院的MND患者12例,分为两组,一组7例,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由协和脐血库提供)治疗;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