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条件下带气膜出流的受限空间内冲击换热研究

来源 :2006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l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旋转涡轮叶片内部冷却为背景,在旋转条件下对带气膜出流的受限空间内冲击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冲击与旋转方向和相反两种情况下,通过改变冲击雷诺数Rej(5000~10000)、旋转数Ro(0~0.0034)、无因次温比(Tw-Tr)/Tw(0.056~0.134)对冲击靶面的平均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靶面的换热随冲击雷诺数的增加而变好;旋转对换热的削弱在雷诺数较大时表现更明显;实验范围内浮升力对换热的影响较小;离心力、哥氏力等对换热的影响程度与内部空气的流动结构及出流方式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建立顺序输送混油模型,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输送次序对竖直上破管道与下破管道混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竖直管道顺序输送过程
本文对爆发沸腾形核阶段的微观过程进行了分析与描述,运用分子势能模型并结合经典形核功理论计算得到临界气泡半径;针对形核与气泡生长阶段功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压力,采用Ls-D
微通道换热器在微小型热力系统中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文献中现有微通道换热器的研究结论和两项流均相模型,对于微通道冷凝器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将部分模拟结果与用常规尺度
本文提出了空气隙膜蒸馏在传质过程中的间隙冷凝现象,通过分析传质传热机理,建立了理论膜通量计算公式,进而对间隙冷凝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在所计算的温度范围内,间隙冷凝百分
对宽度不同的四种水平窄环隙流道进行了强迫对流换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雷诺数区,入口水温、环隙宽度对流道内换热影响明显,而在高雷诺数区影响微小;与普通流道相比,水
本文在介绍了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特点及其与两股流换热器网络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衍生约束的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综合优化方法,重点进行了衍生约束的生成、非线性优化的数
利用Doering和Constantin发展的直接从Navier-Stokes方程推导出湍流流动和传热整体传输特性的显式界的变分方法,本文推导了具等热流边界时无限Prandt1-Darcy数极限情形下饱和
本文主要采用POD方法对顶盖驱动流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用Galerkin方法对N-S方程进行重构建,得到关于N-S方程的降阶模型.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能很好的捕捉到流动的特征,并且降
本文利用商业CFD软件FIUENT6.1研究了扁管锯齿翅片换热器的传热和阻力特性.分析比较不同错开间距和不同翅片节距的锯齿翅片的传热特性和阻力性能.利用场协同原理深入揭示锯齿
本文针对某600MW直接空冷机组,设计了凝汽器单元传热性能实验系统.该系统可以在热态条件下进行凝汽器单元的传热性能实验,获得环境条件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及影响